期刊文献+

桐城文章的“别样风景”--以严复、林纾的翻译为中心 被引量: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桐城古文作为古文的正宗和化身,笼罩了文言写作。严复、林纾以会通新旧、苞举中外的文化理念,凭借扩容了的桐城文章作为工具,译述西方学术思想和西洋小说,输入外来文化;与教育紧密关联,哺育了新一代知识青年。在晚清民初的文化转型中,引发了第二次文化输入高潮,为中华文化的更新贡献非凡。但这一文化选择亦自毁桐城根基,最终带着"桐城谬种"的恶谥,黯然而熸于五四大潮。
作者 吴微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9,共15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创新工程”访学项目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9

  • 1张宗瑛.《<吴先生墓志铭>》.《吴汝纶全集》(四).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150页. 被引量:1
  • 2《与王子翔》.《吴汝纶尺牍》.黄山书社,1990年版. 被引量:1
  • 3《答张廉卿》.《吴汝纶尺牍》.黄山书社,1990年版. 被引量:1
  • 4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薛绥之,张俊才.《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被引量:2
  • 5阿英.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J].世界文学,1961(10):112-116. 被引量:6
  • 6《昌言报》第一册.光绪二十四年七月初一. 被引量:1
  • 7陈子展(炳堃).《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太平洋书店,1930年版,第85页. 被引量:1
  • 8陈平原著..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 明清散文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266.
  • 9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六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被引量:1
  • 10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光绪廿三年六月初十日.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7

  • 1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旧文四篇》[C].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83-84页. 被引量:11
  •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存》第2集卷2[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 被引量:9
  • 3郭沫若.《我的童年》,载《沫若文集》第六卷[M].114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被引量:3
  • 4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载《章太炎全集》卷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被引量:6
  • 5钱钟书.《管锥编》卷1,1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1
  • 6林纾.《左传撷华》卷1,16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 被引量:1
  • 7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249

同被引文献47

  • 1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被引量:2
  • 2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清议报》,第82期. 被引量:2
  • 3《桐城掌故菁华》,合肥: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92页. 被引量:1
  • 4《文徵明集·相城沈氏保堂记》卷一八,周道振辑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被引量:1
  • 5罗志田.《数千年中大举动:废科举百年反思》,《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6页. 被引量:3
  • 6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范伯子文集跋·抱润轩文集序》,钱文忠标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被引量:1
  • 7《与张尚书》,《吴汝纶全集》(三),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435页. 被引量:1
  • 8《宜习西文说》,郑振铎编.《晚清文选》(卷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被引量:1
  • 9黄伯耀.《学校教育当以小说为钥智之利导》,载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被引量:1
  • 10林纾.《<畏庐老人训子书>二十六通》其十三,见《林纾诗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71页.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