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桐城古文作为古文的正宗和化身,笼罩了文言写作。严复、林纾以会通新旧、苞举中外的文化理念,凭借扩容了的桐城文章作为工具,译述西方学术思想和西洋小说,输入外来文化;与教育紧密关联,哺育了新一代知识青年。在晚清民初的文化转型中,引发了第二次文化输入高潮,为中华文化的更新贡献非凡。但这一文化选择亦自毁桐城根基,最终带着"桐城谬种"的恶谥,黯然而熸于五四大潮。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9,共15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基金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创新工程”访学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