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参与式传播对中国乡村广播发展的启示——基于四川古蔺县桂香村“夫妻广播”的调查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参与式发展传播理论和实践出发,结合对国内案例的调查探讨中国农村广播的发展走向。作者认为广播"村村通"之后中国县、乡、村3级农村广播的发展模式应摆脱对中央、省、市3级城市广播的简单依赖和内容复制,借鉴参与式传播的成功经验,走参与式、内生性、自我维持的发展之路。
作者
韩鸿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5,共3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参与式传播
村村通
广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6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7
参考文献
4
1
[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
被引量:3
2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被引量:4
3
Alfonso Gumucio Dagron,Translated from:La Formacion de los Comunicadores para el Desarrollo by Manuel Calvelo.2001 ,pp.9-11.
被引量:1
4
王国良,李小云主编..参与式扶贫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62.
共引文献
5
1
孙宝国.
广电传媒影响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31-32.
被引量:4
2
谢新洲,杜娟.
我国手机电视监管问题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2):122-125.
被引量:5
3
程德安.
产品缺陷报道中的名誉侵权认定[J]
.新闻界,2008(4):64-66.
4
韩鸿.
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1):40-49.
被引量:118
5
张学标,欧健.
媒介与政治:媒介规范理论研究的比较与反思[J]
.当代传播,2013(6):36-38.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2
1
保罗.基奥齐,梦兰.
民族志影片的功能和战略[J]
.世界民族,1994(2):41-49.
被引量:30
2
韩鸿.
墨西哥乡村传播系统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105-111.
被引量:10
3
蔡家麒.
中国影视人类学40年回顾[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8(4):52-57.
被引量:7
4
戴元光.
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3(4):80-86.
被引量:25
5
陈刚.
人类学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
.当代电影,2002(3):70-75.
被引量:13
6
严功军.
媒介素养教育:“受众中心”话语建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47-151.
被引量:11
7
裴宜理.
重访中国革命:以情感的模式[J]
.中国学术,2001,3(4):97-121.
被引量:167
8
张咏华.
传播基础结构、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构建 论美国南加州大学大型研究项目《传媒转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2):11-16.
被引量:34
9
周怡.
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H村个案研究[J]
.社会学研究,2005(6):40-72.
被引量:45
10
李艳红.
一个“差异人群”的群体素描与社会身份建构:当代城市报纸对“农民工”新闻报道的叙事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2):2-14.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17
1
蒋锐.
场景参与与村民日常生活实践的政策嵌入——基于琼西南小岭村的经验考察[J]
.中国农村观察,2021(2):115-130.
被引量:2
2
韩鸿.
墨西哥乡村传播系统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启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3):105-111.
被引量:10
3
韩鸿.
参与式传播:发展传播学的范式转换及其中国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7(1):40-49.
被引量:118
4
刘广宇,陈艳艳.
羌族纪实影像:梳理与价值勾连[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1-25.
被引量:2
5
李艳红.
论商业化潮流中逆行的美国公用电视制度[J]
.国际新闻界,2011,33(8):96-104.
6
焦德武.
从协商、对抗到参与式传播:媒介与社会建构[J]
.东南传播,2012(9):3-4.
被引量:1
7
姜飞,黄廓.
“传播灰色地带”与传播研究人文思考路径的探寻[J]
.南京社会科学,2014(4):122-130.
被引量:13
8
刘广宇.
纪实影像生产与灾后家园重建——以茂县实践为例[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1):48-52.
9
李杭辉.
媒介产业与参与式传播机制[J]
.青年记者,2017(11):11-12.
10
黄柳菱.
文化民族视角下民族乡村公共媒体与公共文化建设[J]
.文化与传播,2016,5(5):18-2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7
1
刘梦禧.
民族志视野下乡村文化传播再思考[J]
.新闻传播,2019(20):26-27.
被引量:2
2
汪罗.
“少数逻辑”视域下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价值体系重构[J]
.西藏研究,2020(3):121-126.
被引量:1
3
汪罗.
超越“发展主义”范式: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路径转型[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1):116-123.
4
杨琳,许楠.
基于发展研究的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3-18.
5
陈瑶.
网络直播弹幕中的参与式传播研究[J]
.新媒体研究,2021,7(19):56-58.
被引量:3
6
史震烁.
国家文化安全视域下的中华饮食文化研究[J]
.理论观察,2024(3):108-114.
7
杨琳,翟文强.
嵌入与耦合:媒介可供性视角下新媒体参与乡村政策传播的机制与效果[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3(2):183-192.
8
肖国华.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23(9):23-25.
9
李真.
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路径探讨[J]
.传媒论坛,2019,2(9):6-6.
10
刘广宇,陈艳艳.
羌族纪实影像:梳理与价值勾连[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21-25.
被引量:2
1
杨西子.
报网互动情境下的报纸新闻生产过程研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2):238-238.
被引量:2
2
焦德武.
从协商、对抗到参与式传播:媒介与社会建构[J]
.东南传播,2012(9):3-4.
被引量:1
3
罗自文.
论社区媒体的C—3P参与式传播模式[J]
.新闻界,2014(15):77-80.
被引量:6
4
罗自文.
委内瑞拉社区媒体传播模式对我国社区报的启示[J]
.中国报业,2014,0(18):13-14.
5
刘承先.
新媒体的受众参与式传播[J]
.记者摇篮,2013(10):49-49.
被引量:2
6
宫承波,管璘.
试论泰拉尼安的传播思想[J]
.当代传播,2014(3):9-11.
7
孙应成.
统一思想 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古蔺县科技工作的新局面[J]
.泸州科技,1998(1):19-21.
8
胡雪瑾.
当代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参与式传播行为范式研究[J]
.咸宁学院学报,2012,32(9):151-154.
被引量:2
9
寇焕芬.
中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天津召开[J]
.中国广播,2008(8):34-34.
10
寇焕芬.
中国农村广播总监论坛在天津召开[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8):38-38.
当代传播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