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
3
Current Stat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温强度、高导电、导热的特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复合材料为例,综述其制备工艺、性能分析、强化机理及应用领域,并预示了其在冶金企业应用的美好前景。
作者
宣守蓉
范鲁海
机构地区
梅山钢铁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梅山科技》
2009年第1期56-60,共5页
关键词
AL2O3
弥散强化
铜基复合材料
Al2O3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copper matrix composite
分类号
TQ174.758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TB333 [化学工程—硅酸盐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1
张文毓.
氧化铝弥散强化铜应用进展[J]
.世界有色金属,2008(7):60-61.
被引量:7
2
李美霞,郭志猛,赵奇特.
氧化铝弥散强化铜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
.粉末冶金工业,2008,18(1):36-40.
被引量:19
3
郭铁明,季根顺,马勤,周琦,贾建刚,陈辉.
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7,21(7):27-31.
被引量:17
4
国秀花,宋克兴,郜建新,林阳明,李红霞.
Al_2O_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材料开发与应用,2006,21(4):41-46.
被引量:23
5
高闰丰,梅炳初,朱教群,赵莉,李守忠.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稀有金属快报,2005,24(8):1-7.
被引量:25
6
彭北山,宁爱林.
提高弥散强化铜合金强度的主要方法[J]
.冶金丛刊,2004(5):4-6.
被引量:8
7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7(5):64-68.
被引量:25
8
程建奕,汪明朴.
高强高导高耐热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现状[J]
.材料导报,2004,18(2):38-41.
被引量:41
9
蔡继红,董治中,董向红.
Al_2O_3弥散强化铜的制备与性能影响因素[J]
.热固性树脂,1999,14(4):80-82.
被引量:13
10
李玉桐,董治中,齐增生,李春阳.
纳米Al_2O_3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及性能[J]
.天津大学学报,1996,29(1):123-129.
被引量:22
二级参考文献
130
1
孙世清,毛磊,刘宗茂,郭志猛,殷声.
Al_2O_3-Cu和C-Cu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1,22(1):7-10.
被引量:23
2
申玉田,崔春翔,徐艳姬,武建军,刘华.
Cu-Al合金内氧化的热力学分析——Ⅱ热力学函数的应用[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33(7):692-695.
被引量:8
3
韩胜利,田保红,宋克兴,刘平,董企铭,刘勇,曹先杰,牛立业.
Al_2O_3弥散强化Cu基复合材料高温拉伸行为研究[J]
.材料开发与应用,2004,19(3):4-7.
被引量:10
4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7(5):64-68.
被引量:25
5
郭明星,汪明朴,李周,程建奕,曹玲飞.
机械合金化制备不同粒子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J]
.稀有金属,2004,28(5):926-930.
被引量:9
6
张家敏,亢若谷,彭茂公,田卫平,刘辉,单玉友.
产业化制备弥散强化铜材料的性能及工艺研究[J]
.云南冶金,2004,33(6):25-30.
被引量:9
7
杨斌,李明茂.
适用于高速电气化铁路的铜合金接触线[J]
.铁道机车车辆,2005,25(1):68-70.
被引量:16
8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低铝含量Cu-Al合金的表面弥散强化及其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5,26(2):94-98.
被引量:8
9
孟飞,裴燕斌,果世驹.
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增强相的选择[J]
.电工材料,2005(2):16-20.
被引量:6
10
宋克兴,郜建新,姜细想,陈益斌,邢建东.
Kinetic equation based on non-steady-state diffusion of oxygen in solid copper[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5,15(3):589-59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62
1
章跃,刘义发,史邵军.
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微动摩擦学特性[J]
.润滑与密封,2008,33(4):78-80.
被引量:3
2
徐晓峰,宋克兴,国秀花,刘瑞华.
载流条件下黄铜/Al_2O_3/Cu复合材料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J]
.润滑与密封,2008,33(4):63-66.
被引量:2
3
张红霞,胡树兵,罗成,赵红利,涂江平.
Cu-Zn-Al_2O_4复合粉末的机械合金化反应[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S1):334-339.
4
王永朝,刘国元,付自来,陈会东,雷竹芳,李文甫.
弥散强化铜弥散相特征与其性能的关系[J]
.材料开发与应用,2012,27(4):27-32.
被引量:4
5
刘爱辉,丁红燕,周广宏.
原位Al_2O_3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动磨损特性[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33(S1):20-23.
被引量:3
6
李晓杰,赵铮,闫鸿浩,王金相.
纳米Al2O3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爆炸压实技术[J]
.金属材料研究,2004,30(2):46-49.
7
李红霞,田保红,宋克兴,刘平.
内氧化法制备Al_2O_3/Cu复合材料[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7(5):64-68.
被引量:25
8
孟飞,裴燕斌,果世驹.
高强高导弥散强化铜材料增强相的选择[J]
.电工材料,2005(2):16-20.
被引量:6
9
陆艳杰,康志君,崔舜.
氧化物弥散强化铜合金的研究与应用[J]
.电工材料,2005(2):21-24.
被引量:10
10
于朝清.
引线框架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J]
.电工材料,2005(2):33-37.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19
1
李金平,孟松鹤,李广维,纪松.
爆炸压实CuCr合金的压实能与压实密度关系的研究[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27(4):44-47.
被引量:5
2
胡勇,赵才,党淑娥,范志康.
熔炼法制备CuCr合金的研究现状[J]
.铸造设备研究,2004(6):51-54.
被引量:13
3
李金平,孟松鹤,韩杰才.
Structure and flaws of CuCr alloys by explosive compaction[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5,12(2):134-138.
被引量:4
4
刘京雷,阮锋,王尔德,刘祖岩.
高强度导电铜基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
.材料导报,2005,19(7):8-11.
被引量:6
5
张红霞,胡树兵,涂江平.
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13(4):357-360.
被引量:24
6
王永兴,邹积岩.
热等离子体技术在真空开关铜铬触头材料制造中的应用[J]
.材料导报,1996,10(6):32-34.
被引量:2
7
张静平,梅炳初,朱教群,周卫兵.
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J]
.稀有金属快报,2006,25(10):1-5.
被引量:11
8
时新刚,冯柳,王英,陈志伟.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J]
.冶金信息导刊,2007,44(1):26-29.
被引量:17
9
郭铁明,季根顺,马勤,周琦,贾建刚,陈辉.
弥散强化型导电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7,21(7):27-31.
被引量:17
10
MUNIR Z A, ANSELMI-TAMBURINI U, OHYANAGI M. The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and pressure on the synthesis and consolidation of materials: a review of th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method[J]. Materials Science. 2006. 41(10): 763-77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张寅,李小强,叶永权,李元元.
高能球磨工艺对Cu-10Cr-0.5Al_2O_3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21(6):1328-1334.
被引量:3
2
张寅,李小强,叶永权,李元元.
高能球磨工艺对Cu-10Cr-0.5Al2O3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铜加工,2018,0(1):39-45.
3
张文毓.
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J]
.铜加工,2019,0(1):11-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柳培,王爱琴,兖利鹏,谢敬佩,郝世明,王行.
球磨时间对高粒径比SiC_p/6061Al复合粉末形貌及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19(4):523-529.
被引量:5
2
卢百平,陈诚,方玉峰,张俊哲.
Nb含量对Cu-Ni-Nb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铸造,2015,64(7):615-618.
被引量:1
3
杨长毅,刘允中,余开斌.
球磨时间对石墨烯/ODS铜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8,23(3):281-291.
被引量:6
4
熊凤,刘爽.
氧化石墨烯负载氧化铈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广东化工,2024,51(13):28-31.
1
蒲小聪,林金辉,禾苗.
高温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热加工工艺,2009,38(10):118-121.
被引量:4
2
享有盛誉的英国皇家包装学院[J]
.中国包装工业,2004(3):29-31.
3
郜涛,孟国文,张立德.
多孔阳极氧化铝在纳米结构合成中的应用[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6):50-56.
被引量:1
4
刘林森.
纳米机器人在血管中穿行并非梦想[J]
.科学24小时,2009(11):15-17.
被引量:1
5
杨金纯,陈利.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
.产业用纺织品,2006,24(4):20-23.
被引量:1
6
John Emsley,朱海峰(翻译),马建华(审校).
治疗癌症的新武器——金纳米棒[J]
.科学观察,2008,3(3):61-62.
7
彭茹雯,李涛,卢明辉,刘晓峻,王牧,祝世宁.
浅说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光和声的调控研究[J]
.物理,2012,41(9):569-574.
被引量:2
8
杨侃.
关于冶金机械制造设计问题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109-109.
被引量:3
9
陈中芹,杨慰珺.
碳纳米管及其应用研究[J]
.河北化工,2009,32(7):8-9.
被引量:4
10
朱曾惠.
有无限发展前途的纳米技术[J]
.化工新型材料,2003,31(6):9-11.
被引量:1
梅山科技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