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内经》情志致病特点概述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情志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引起疾病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现代医学的确认和重视。实际《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情志致病有着丰富和深刻的认识。本文试概述其特点。一、情志为病的条件性情志,中医通常概括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它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
作者
章红英
机构地区
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
出处
《北京中医》
1998年第2期47-48,共2页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情志致病
病因
病理
分类号
R277.79 [医药卫生—中医学]
R221.3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2
1
陶怡.试论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医学心理学》的必要[J]中医教育,1994(03).
被引量:1
2
严和魒主编..医学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307.
同被引文献
89
1
滕立藩.
《内经》中情绪心理学说的探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1(1):135-138.
被引量:1
2
颜世富.
中国传统情绪疗法及其应用[J]
.心理科学,1996,19(5):265-268.
被引量:17
3
杨湖.
七情致病特点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S1):38-40.
被引量:8
4
殷向波.
从五脏论治神经官能症失眠[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S3):122-123.
被引量:3
5
王世安,吕建章.
形神学说与心身疾病[J]
.陕西中医函授,1994(1):4-6.
被引量:1
6
孙步云.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226例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5,36(2):99-100.
被引量:31
7
叶新苗.
论中医病因学的形成与发展[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1):5-7.
被引量:2
8
刘俊.
“六淫”探析[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6,18(2):6-8.
被引量:4
9
孙英才,穆新环.
慢性肝炎病人的情志变化和饮食起居与肝功能反复的关系[J]
.新疆中医药,1996,14(2):1-2.
被引量:2
10
童园园.
七情致病机理内涵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15(2):4-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0
1
许锐.
乳房疾病与情志致病的关系[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93-94.
被引量:1
2
申艳红,张庆祥.
肝主疏泄与失眠的理论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65-66.
被引量:8
3
薛芳芸.
《黄帝内经》情志致病规律探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1998-2000.
被引量:16
4
索艳荣,李世君.
从情志致病上浅谈针刺治疗体会[J]
.陕西中医,2012,33(12):1695-1696.
被引量:1
5
张光霁,李如辉.
病因研究的现状与思路[J]
.中国医药学报,2001,16(5):59-63.
被引量:4
6
王非,安平,修圆慧,王平.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情志致病特点[J]
.中医药学报,2002,30(3):65-65.
被引量:4
7
徐炯.
浅谈中医论情志病[J]
.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3):229-229.
8
张红梅,刘晓伟.
浅析《内经》七情学说[J]
.天津中医药,2003,20(1):65-66.
被引量:8
9
危玲.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2003,16(7):4-7.
被引量:7
10
荆夏敏,巩玉虎,荆欣,荆宁.
中医养生学与银屑病治疗[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5S):161-1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陈志雨,鲁慧琳,张蕾,张永华.
基于《黄帝内经》七情致病理论探讨情志辨证[J]
.中医文献杂志,2023,41(5):52-54.
被引量:2
2
张仁,傅伟,杜红英,姚庆华,古建钟.
调适情志在中医美容中的作用[J]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5):261-261.
被引量:1
3
梁其彬.
浅谈“七情学说”及其运用[J]
.光明中医,2008,23(4):435-436.
被引量:6
4
莫芳芳,叶海丰,张国霞.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与思考[J]
.吉林中医药,2008,28(8):614-616.
被引量:18
5
石仁军.
《内经》中的整体观在亚健康防治中的运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081-2082.
被引量:6
6
吴疆.
祖国中医学在治疗现代肿瘤患者抑郁中的贡献(附50例病例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24):3836-3838.
被引量:3
7
周少林,王燕.
小议《黄帝内经》中七情致病的特点[J]
.江苏中医药,2011,43(1):5-6.
被引量:3
8
马德锋.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中的“七情”之说[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4):77-78.
9
冯家昌.
疏肝养心安神汤治疗亚健康失眠36例[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102-103.
被引量:3
10
章潇迪,许良.
失眠症相关因素分析再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5):126-128.
被引量:9
1
王非,安平,修圆慧,王平.
浅谈《黄帝内经》中的情志致病特点[J]
.中医药学报,2002,30(3):65-65.
被引量:4
2
于艳红,乔明琦,张惠云.
情志致病特点及致病机制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88-2190.
被引量:18
3
林立佳.
仲景妇科病情志致病特点的探讨[J]
.新中医,2005,37(5):10-11.
被引量:3
4
张曼,陈友友,张丽萍,陈贵海.
情志病证的中医药研究概述[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7(9):810-811.
被引量:5
5
马玉光.
试论中医情志致病的临床特点[J]
.河北中医,2004,26(11):836-837.
被引量:3
北京中医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