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痔是一个古老的概念,马王堆出土的秦汉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将痔写成“寺”。“寺”的意思是移行、变迁,具有交界之意。在古代痔与“峙”相通,“峙”有高突之意。《医学纲目》中说:“如大泽之中有小山突起为峙”,即认为凡在人体九窍中的小肉突起都称作痔。后来由于肛门部的发病概率较高而特指肛门部的突起疾病。中医肛肠文献均以此为依据对痔进行定义。
出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69-7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