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2-474,共3页
China Pharmacy
参考文献17
1 胡志方,郭慧玲,胡律江.甘草胃漂浮型控释片的药剂学初步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4):34-35. 被引量:12
2 于绍军,任春,王月敏,夏素霞,王淑清.中药胃溃克漂浮缓释片的研究[J] .中成药,2006,28(4):580-581. 被引量:8
3 胡志方,郭慧玲,胡律江.丹参胃漂浮型控释片制备工艺的初步研究[J] .中医药通报,2007,6(1):58-59. 被引量:12
4 周毅生,宋华,贾永艳,翟冬燕,段琼辉.左金漂浮型缓释片的研制[J] .中成药,2005,27(12):1379-1382. 被引量:20
5 刘产明,卢宇.清心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J] .中成药,2006,28(4):568-570. 被引量:2
6 洪燕龙,吴清,杜守颖.三七总皂苷缓释片的初步工艺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3):75-77. 被引量:14
7 Lu C, Lu Y, Chen J, et al .Synchronized and sustained release of multiple components in silymarin from erodible glyceryl monostearate matrix system [J] .Eur J Pharm Biopharm , 2007,66(2) : 210. 被引量:1
8 李元波,侯世祥,毕岳琦,等.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汇编[C].天津:世界中联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2006. 被引量:1
9 杨星钢,彭博,李伟,等.“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石家庄:中国药学会,2006. 被引量:1
10 宋洪涛,郭涛,张汝华,马燕,李铣,毕开顺.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的研究[J] .药学学报,2002,37(10):812-817. 被引量:45
二级参考文献46
1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姜友平,郭淑英,沈鹏.以解热的药效法初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1):1-4. 被引量:52
2 富杭育,贺玉琢,周爱香,郭淑英,沈鸿.以发汗的药效法再探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的药物动力学[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5):1-5. 被引量:43
3 汪冬庚,刘文英.大鼠一次性灌服虎杖提取物后白藜芦醇血浓度测定方法的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4,9(6):646-649. 被引量:11
4 卢贺起,张智,魏雅川,闪增郁,张万龙,牟稷征.以药效法测定四物汤药动学参数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1-13. 被引量:36
5 陈宪英,裴著果,王凯庚,张兆忠,钟希德,李杰芬,刘志凡.^(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定量分析心肌血流灌注和存活的研究[J]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5,15(1):16-18. 被引量:10
6 罗海明,戴瑞鸿,王受益,林祥通,管一晖,金少津,刘永昌.麝香保心丸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的核心脏影像学研究[J] .上海医药,1995(11):26-28. 被引量:13
7 林秀珍,靳珠华.番泻甙、大黄多糖和大黄素对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J] .药学学报,1995,30(4):307-310. 被引量:17
8 郭治彬.抗心律失常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5,11(4):276-280. 被引量:13
9 储敏,宋国秀.麝香保心丸对狗及大鼠实验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J] .中成药,1996,18(5):30-31. 被引量:23
10 刘建平,屠锡德.乙吗噻嗪胃内滞留漂浮型缓释片的研究[J] .药学学报,1996,31(1):54-58. 被引量:9
共引文献130
1 张燕平,刘萍.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3):35-38. 被引量:5
2 蔡国华.溶出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J] .海峡药学,2004,16(3):130-131. 被引量:5
3 钱亚琴,刘汉清,庄炜,孙玉雯.中药缓释、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78-81. 被引量:13
4 张丽,曾红,杨立平.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J] .首都医药,2004,11(22):49-50. 被引量:3
5 高斐,王东凯,陈修毅.中药口服固体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5,36(7):1110-1112. 被引量:1
6 赵国巍,廖正根,陈绪龙,齐阳明,梁新丽,王光发.喷雾干燥法制备三七皂苷缓释微球[J] .华西药学杂志,2010,25(6):676-678. 被引量:7
7 张亚军,郑杭生,徐莲英,李江英.中药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94-1796. 被引量:5
8 杨冬丽,于叶玲,唐星,万慧杰,宋洪涛.复方丹参pH依赖型延迟释药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效动力学[J] .药学学报,2005,40(12):1075-1079. 被引量:8
9 王静,袁浩宇,李明芬.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2006,15(1):75-76.
10 李青坡,游剑,王永圣,赵颖,杨蕾,崔福德.葛根芩连微丸中指标成分的体外同步释放研究[J] .中草药,2006,37(1):40-44.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72
1 李苑新,袁旭江,朱盛山.复方丹参缓释片多指标成分体外释放度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8):7-9. 被引量:12
2 殷文光,李曼玲,刘淑芝.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2):60-64. 被引量:8
3 刘清飞,王义明,罗国安.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用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143-147. 被引量:24
4 龚明涛,张钧寿,戴晓鸣.羟喜树碱纳米乳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324-327. 被引量:19
5 白仙娥,白静,任国莲,黄瑛.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9):701-703. 被引量:6
6 伍小波.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4,24(6):51-54. 被引量:9
7 杨荣平,杨明.肝苏缓释胶囊在狗体内的PK-PD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2):44-48. 被引量:3
8 毛庆秋,黄真.雷公藤多苷的临床应用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424-425. 被引量:18
9 熊英,徐振岳,关旭久.淫羊藿总黄酮缓释片处方工艺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70-2271. 被引量:8
10 杨冬丽,于叶玲,唐星,万慧杰,宋洪涛.复方丹参pH依赖型延迟释药微丸在家犬体内的药效动力学[J] .药学学报,2005,40(12):1075-107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6
1 张伟,宋洪涛,张倩.采用多元定时释药技术制备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2):2867-2871. 被引量:16
2 张伟,宋洪涛,张倩.指纹图谱评价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研究[J] .中草药,2010,41(3):376-380. 被引量:19
3 张伟,宋洪涛,张秋萍.雷公藤胃漂浮缓释微丸的制备[J] .中国药房,2010,21(47):4444-4446. 被引量:13
4 严国俊,潘金火,陈军,蔡宝昌.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1,33(12):2137-2140. 被引量:6
5 谢明全,黄媛梅,李平,李玉民.苦豆子总碱缓释磁性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检测[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23):1869-1873.
6 吴卫,唐丹,宋柏力,谭相端.葛根钩藤复方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1):26-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6
1 岳鹏飞,吴彬,郑琴,胡鹏翼,杨明.论中药复方缓控释制剂随方同步/异步释放行为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商建[J] .中草药,2010,41(9):1413-1417. 被引量:16
2 林武霖,王如伟,孙柳燕.延胡索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1,42(2):409-412. 被引量:20
3 黄涛,朱雪瑜,张铁军.中药止痛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1,34(2):130-133.
4 田振,张晶,周欣,宋洪涛.口服中药多组分同步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1,42(10):2130-2134. 被引量:14
5 熊雪丰,何三民,石森林.新型胃滞留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1):988-994. 被引量:7
6 喻录容,郭虎,刘新.雷公藤胃漂浮缓释胶囊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考察[J] .光谱实验室,2012,29(1):511-515. 被引量:2
7 严国俊,潘金火,陈军,蔡宝昌.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中成药,2011,33(12):2137-2140. 被引量:6
8 刘璧玉,陈燕忠,吕竹芬,叶星辰.脉冲释药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J] .中国药师,2011,14(12):1816-1817. 被引量:4
9 王群,刘文,杨颂,司娜,陈龙富.胃漂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制剂运用中的探讨[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15-17. 被引量:2
10 曾艳玲,贺绍杰.口服控释、缓释制剂类型及其比较[J]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6):469-469.
1 汤军,蔡建平,张贤.中药提取物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257-258. 被引量:2
2 宋金斌,姚永才,曹炜.对使用单味中药提取物替代饮片配方的商榷[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3):180-180. 被引量:3
3 汝海龙,陈敏明.抗肿瘤中药诱导细胞凋亡研究进展[J] .黑龙江医学,2002,26(1):8-10. 被引量:5
4 梅建华,胡昌盛.葛根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J] .医药导报,2007,26(4):375-377. 被引量:3
5 彭学荣.某院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存在问题[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283-284. 被引量:2
6 黄胜炎.国内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研究进展[J] .医药情报,1990(6):14-18.
7 曾德惠.口服缓释固体制剂的研制[J]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6):326-330. 被引量:23
8 邵璟,狄留庆,刘产明,董宇,赵晓莉,毕肖林,蔡宝昌,汪受传.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发中关键问题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98-101. 被引量:9
9 王化龙,李振虎,徐砚通.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15,46(10):1542-1555. 被引量:41
10 康旭亮,林启云.单味中药提取物降血脂的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3):10-12.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