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的变革与融合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育研究中实证主义范式和理解范式两大范式的发展、对立和融合的过程反映了教育研究范式及方法的变革与融合,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中,两大教育研究范式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基本发展趋势。
作者
孙冬梅
黄坤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
理解范式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拉伊.实验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被引量:1
2
冯建军.
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0):9-12.
被引量:55
3
毛亚庆.
从两个教育家的论争看教育研究的两大范式[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1):30-37.
被引量:8
4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21.
5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方法国际研讨会交流稿.http://www.philosophyol.com/bbs/printpage.asp?BoardID=24&ID=12608.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斯金纳.行为主义的“乌托邦”[M].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94,3..
被引量:1
2
赫根汉.人格心理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425,426,426.
被引量:1
3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79.
被引量:3
4
-.教育原理[M].台北:台湾伟文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79.694.
被引量:1
5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20-529,711-712.
被引量:1
6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18.
被引量:1
7
俞吾今.问题域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0.
被引量:1
8
柏格林.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0-31.
被引量:1
9
[瑞典]胡森.教育研究范式[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9.
被引量:3
10
[法]埃得加.莫兰.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39一148.266--270,142.15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0
1
孟亚,樊立辉.
从“岛屿”到“半岛”:一种教育人学视界[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9):46-48.
2
罗琳.
让教师享受学校生活的幸福[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12):24-26.
3
滕星,巴战龙.
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19-22.
被引量:51
4
岳伟,胡志坚.
教育学理论的贫困:反思与应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2):65-68.
被引量:6
5
张力.
当代图书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及应用研究取向[J]
.图书情报工作,2005,49(7):58-61.
被引量:4
6
孙凤华,沈慧娟.
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相对应的三种范式的演进及异同比较[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67-70.
被引量:1
7
周应中.
复杂性与教育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7):22-25.
被引量:1
8
周应中.
教育系统复杂性特征的探析及其启示[J]
.教育科学论坛,2006(8):8-10.
被引量:2
9
邵波.
“哲学范式”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嬗变与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7(2):34-37.
被引量:5
10
刘峥,赵泽群,唐炎.
关于体育本质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J]
.体育学刊,2007,14(2):121-12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33
1
赵文平.
认识教育研究的理性特质[J]
.现代教育管理,2021(3):10-16.
被引量:3
2
冯建军.
西方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
.教育研究,1998,19(1):26-30.
被引量:21
3
郭元祥.
元教育学概论——元教育学的性质、对象、方法及意义[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12(2):17-26.
被引量:15
4
杜晓利.
世界教育研究中心的转移及其相关问题[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6):56-59.
被引量:7
5
苏日娜.
论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3):25-28.
被引量:15
6
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未来发展展望[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8-103.
被引量:20
7
宋敏,覃正.
国外数据质量管理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2007,26(2):7-9.
被引量:51
8
黄志成.
教育研究中的两大范式比较:“日尔曼式教育学”与“盎格鲁式教育科学”[J]
.教育学报,2007,3(2):3-9.
被引量:19
9
唐莹,瞿葆奎.
元理论与元教育学引论[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13(1):1-14.
被引量:48
10
顾小清,黄景碧,朱元锟,袁成坤.
让数据说话:决策支持系统在教育中的应用[J]
.开放教育研究,2010,16(5):99-106.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2
1
张远增.
教育数据:制式化、设计及作为研究范式[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6(5):57-63.
被引量:6
2
潘黎,邢颖.
国际学界教育研究中心的演进(1997—2019年)——基于主题、机构和国家的视角[J]
.教育科学,2022,38(2):61-6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于祥成,王莎.
高校学生思想与行为大数据相关性分析——基于湖南某高校1076名在校生的调研[J]
.大学教育科学,2018,0(3):79-86.
被引量:4
2
李政涛,文娟.
计算教育学:是否可能,如何可能?[J]
.远程教育杂志,2019,37(6):12-18.
被引量:26
3
刘志忠.
现象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2):32-37.
被引量:3
4
刘三女牙,杨宗凯,李卿.
计算教育学:内涵与进路[J]
.教育研究,2020,41(3):152-159.
被引量:63
5
刘锐,陈杰新.
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内涵和路径——基于《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指南》的解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8):13-20.
被引量:5
6
刘进,于宜田,高媛.
面向模式Ⅲ推进计算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J]
.高校教育管理,2024,18(4):60-69.
1
魏昌廷,何敏.
课程研究的取向及其反思[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2(3):1-6.
被引量:1
2
李瑞娇.
课程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J]
.现代职业教育,2015,0(1):8-10.
3
徐海莺.
多元与求真:后现代课程理解述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31-34.
被引量:1
4
后现代主义对教师发展理念新转向的启示[J]
.福建教育(中学版)(B版),2008(12):2-2.
5
张传燧,欧阳文.
课程范式与课程建构性试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06,26(11):11-16.
被引量:19
6
包燕琴.
个体知识视域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6(1):56-59.
7
汪敏.
公民教育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基于两种范式的研究视角[J]
.中小学德育,2017(3):47-50.
8
张光陆.
课程理解:范式的转换[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2(1):117-118.
9
易晓明.
新德育课程观的建构[J]
.上海教育科研,2002(2):32-34.
被引量:13
10
尚金兰,冯加渔.
课程研究的概念重建——威廉·派纳教授访谈[J]
.全球教育展望,2017,46(4):3-10.
被引量:2
中国高教研究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