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88,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
同被引文献37
-
1张秋玲,林向利,邵正波,杨正辉,吕涛,周春莲.威海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6):1505-1506. 被引量:1
-
2韩黎,朱士俊,魏华,陈运奇,陈世平.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91-895. 被引量:107
-
3王红旗,徐艳,刘莲香.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70-1272. 被引量:41
-
4钟初雷,陶映,章泽豹.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397-1399. 被引量:35
-
5徐卫,陈成水,石娜,高志宏,高磊明.门诊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开发及应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06,10(3):58-59. 被引量:16
-
6施小明,马家奇,王丽萍,张春曦,郭青,戚晓鹏,郭岩,杨功焕.2005年全国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9):493-496. 被引量:128
-
7张国荣,陈文光,钟初雷,阎晓勤,蒋景华,章泽豹,陶映,郭亚春.感染性疾病医院监控系统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297-299. 被引量:8
-
8陆小军.南京市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J].疾病监测,2007,22(3):210-212. 被引量:6
-
9姜建新.医院感染的网络系统建设和实时监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700-702. 被引量:20
-
10刘见顺,林集焕,戴佑礼,黄益清.三元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8):33-3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9
-
1郭玉梅,王会利,孟伟.降低医院传染病漏报率的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4):58-59. 被引量:9
-
2童思木,沈崇德,章伯鸣,程燕萍.医院数字化报卡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533-3535.
-
3李美霞,胡文穗,董智强.2009年广州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889-3891. 被引量:6
-
4刘春红.利用触发器提升医院疫情上报效率[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3):1479-1480.
-
5俞玉梅,黄荔红,黄德华,王佳.提高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措施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7):3663-3664. 被引量:10
-
6陈振明,曹晓鸥,梁子良,陈维炬,罗铭高.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传染病自动识别和报告系统的建立和评估[J].疾病监测,2012,27(11):910-912. 被引量:7
-
7何丽萍,吕涛,张国英,盛薇薇.2008~2012年威海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4,20(11):873-874. 被引量:4
-
8王健红,姜小兵,王健海,王剑波,林艳,曹丽红.医生工作站对接疫情监控上报系统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2):132-135. 被引量:3
-
9吕荣菊.改进对策在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189-19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刘菊.2010~2012年某妇幼保健院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8):96-97.
-
2向小平.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合并“肺结核、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237-238. 被引量:2
-
3侯春霞,陈伟文,易晓玲,罗丽华,蔡莲花.茂名市2011年传染病报告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3):358-360.
-
4李艳春,朱会英,王艳.疫情报告管理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9):1856-1857. 被引量:5
-
5顾丽.县级医院传染病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26-127. 被引量:1
-
6夏玲华.我国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X):85-86. 被引量:6
-
7贺天锋,李晔,杨天池,易波,许国章.宁波市2010—2011年学校传染病暴发危险因素及防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5):577-579. 被引量:22
-
8杨桂荪,谭绮芬,钟文映,梁炽强.某三级综合医院2010-2012年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7):81-84. 被引量:3
-
9刘少群,吴培标,杨少逵,王小英.潮州市2012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40(1):63-64.
-
10潘淼,肖义萍.门诊基于HIS系统的传染病报告系统的使用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1):94-95. 被引量:14
-
1张弘,肖朋.现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疾病监测,2006,21(9):449-450. 被引量:5
-
2张伟阳,钟初雷.医院传染病网络信息系统报告效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6):876-876. 被引量:6
-
3钟伟强,李翠媚.肇庆市居民2009年死因资料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36(6):54-55. 被引量:2
-
4宋莉莉,郭雪清,王光华,肖飞.检验危急值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效果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8):801-803. 被引量:4
-
5杨亚明,杨婕,吴静,武鸣,陈宇,徐波,陈玉明,梁静,胡静,张徐军,李圳,孙艳.宜兴市2012和2015年学校伤害监测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3):265-269. 被引量:3
-
6赵东阳,朱谦.河南省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2):32-33. 被引量:1
-
7俞守艳.《健康档案》计算机软件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7):246-247.
-
8许强.电子实时上报在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率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9-9. 被引量:2
-
9刘冬生,欧阳菊香,罗盛鸿,许燕卿,魏丽娜,左亚沙.死亡卡迟报漏报原因分析与改进[J].现代医院,2008,8(11):138-138. 被引量:5
-
10孙启耀.薛城区新农合现场会召开[J].枣庄卫生,2007(10):2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