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绍兴科技馆全力搭建青少年科普教育学习平台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绍兴科技馆积极构建青少年科普工作新组织网络机制,发挥学校科技辅导员队伍和校外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青少年参加科普活动搭建平台,积极推动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健康发展。绍兴科技馆因此先后被命名为“绍兴市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作者
范志清
机构地区
绍兴科技馆
出处
《科协论坛》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
关键词
青少年科普工作
科普教育基地
科技馆
绍兴市
学习平台
辅导员队伍
网络机制
活动中心
分类号
G322.25 [文化科学]
G31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9
1
查有梁.
四川科学技术馆展品设置方案的创新建议[J]
.科技馆,2005(1):3-9.
被引量:2
2
陈平.
关于博物馆面向学校推行教育功能的思考[J]
.博物馆研究,2007(2):57-61.
被引量:8
3
高潇怡.
学校、科学教育与“科技馆活动进校园”[J]
.中国科技教育,2007(10):21-23.
被引量:3
4
钟燕凌.
创新与教育——新世纪科技馆的发展方向[J]
.海峡科学,2008(8):70-70.
被引量:10
5
俞学慧,方家增.
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实践与探索[J]
.科协论坛,2012(5):45-48.
被引量:10
6
钟林凤,谭诤.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困境及其破解[J]
.教学与管理,2018(36):61-63.
被引量:17
7
王乐.
馆校合作的反思与重构——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72-76.
被引量:31
8
顾尧根.
搭建平台,馆校联动——绍兴科技馆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质量的实践[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2):123-125.
被引量:1
9
陶思敏,戴静.
对接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对于“馆校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0(4):53-6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吴利丽.
浅谈青少年科普工作[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156-156.
2
顾尧根.
搭建平台,馆校联动——绍兴科技馆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质量的实践[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2):123-125.
被引量:1
3
陶思敏,尹薇颖.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绍兴科技馆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6):458-46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陶思敏,尹薇颖.
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以绍兴科技馆为例[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0,6(6):458-461.
被引量:5
2
黄星华.
我国科技馆现代化发展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J]
.科技传播,2021,13(13):33-35.
3
张柳,查瑞波,吴妍,吴洁玲,黄博文,周飞华.
结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学旅行设计路径探索——以成都市为例[J]
.地理教学,2023(15):59-64.
4
陈鑫洋.
高职院校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67-70.
5
魏占慧.
中小学职业体验研学基地建设探析——以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20-124.
6
洪施懿,林曦,魏子涵.
将科学概念融入科普研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发——以青岛科技馆“海洋偷师记”研学活动为例[J]
.中国科技教育,2024(3):14-19.
1
魏巍.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创新服务工作的探讨[J]
.赤子,2014(5):214-214.
2
黎凇麟.
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档案管理的新机制[J]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2):146-147.
3
赵光铖,杨庆华.
切实做好青少年的科普工作——浅析青少年科普工作[J]
.大理科技,2003(2):40-42.
4
许雅琴.
多措并举推动科技辅导员队伍科学发展——以绍兴科技馆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例[J]
.科技通报,2017,33(4):258-260.
被引量:2
5
丁力芝.
痴心科普育学子[J]
.中国火炬,2011(1):27-27.
6
曲小敏,李新行,华明.
论吴江市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大众科技,2005,7(6):110-112.
7
牛红艳.
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
.图书馆建设,2007(3):17-19.
被引量:17
8
王健.
走出有城区特色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之路[J]
.科协论坛,2002,17(4):28-30.
9
韩志贤.
开发期刊信息资源而为教学科研及市场经济服务[J]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1):98-99.
10
张远鸿.
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激励机制研究[J]
.教师,2010(21):116-116.
被引量:2
科协论坛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