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格调”
被引量:
1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格调"虽然是十分耳熟的古代诗学概念,但学术界对它的理解却并不深入。本文从梳理古代诗学理论和创作批评两方面入手,论析了"格调"具有体制声律、艺术风貌、品第水准这三个方面的义涵。"格调"概念用来规范诗歌创作虽然是个错误,但却能在诗歌批评领域发挥较准确的衡量作用。同时,诗歌"格调"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诗人生命积淀的厚薄与诗艺修养的深浅。
作者
邓红梅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6-95,共10页
关键词
格调
体制声律
艺术风貌
品第水准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25
1
《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被引量:1
2
张镃.《南湖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64册,第534页.
被引量:1
3
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被引量:2
4
李东阳.《麓堂诗话》[A]..《历代诗话续编》[C].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2页.
被引量:22
5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与徐氏论文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4页.
被引量:1
6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5页.
被引量:1
7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之《答吴谨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8页.
被引量:1
8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之《驳何氏论文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6页.
被引量:1
9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之《再与何氏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7页.
被引量:1
10
李梦阳.《空同集》卷六二《驳何氏论文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62册,第565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7
1
陈伯海.
释“意象”(上)——中国诗学的生命形态论[J]
.社会科学,2005(9):163-169.
被引量:18
2
罗时进.
明清之际江南文学版图中的诗歌流派[J]
.江海学刊,2006(5):181-186.
被引量:3
3
彭玉平.
倚声之源流与体制考论[J]
.江海学刊,2007(1):178-184.
4
杨国安.
试论中唐两大诗派创作中的共同趋向[J]
.文学遗产,2007(4):26-32.
被引量:2
5
陈昌云.
明代“辞赋属诗”说辨析——兼论明赋的理论嬗变及创作倾向[J]
.中国文化研究,2007(3):68-74.
被引量:2
6
周远斌.
论三言诗[J]
.文学评论,2007(4):75-81.
被引量:8
7
王毓红.
《文心雕龙》喻言式批评话语分析[J]
.文学评论,2007(6):98-105.
被引量:2
8
张伯伟.
汉文学史上的1764年[J]
.文学遗产,2008(1):114-131.
被引量:12
9
王兆鹏,孙凯云.
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J]
.文学遗产,2008(2):40-52.
被引量:36
10
卜庆安.
屈大均诗歌意象之审美[J]
.求索,2008(3):188-19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9
1
刘洋.
从性情说看明代理学家诗法论的多重向度[J]
.文学遗产,2021(2):119-131.
被引量:3
2
文爽.
“诗以声为体”:赵宦光《弹雅》的“声调”观[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2018,0(2):345-364.
被引量:1
3
蒋山.
论格调派对音乐性的追求[J]
.艺术探索,2007,21(5):133-134.
被引量:1
4
左东岭.
从良知到性灵──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演变[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99-105.
被引量:5
5
沈永宝.
论林语堂笔调改革的主张[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0(1):117-122.
被引量:3
6
许渊冲.
再创作与翻译风格[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3):72-76.
被引量:52
7
郭正枢.
林语堂英译六首苏轼词赏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3(3):44-49.
被引量:3
8
袁锦翔.
一位披荆斩棘的翻译家——初大告教授译事记述[J]
.中国翻译,1985(2):29-32.
被引量:7
9
蒋寅.
古诗声调论的萌生[J]
.古典文学知识,1996,0(4):68-71.
被引量:1
10
张敏.
阿诺德·伯林特的环境美学建构[J]
.文艺研究,2004(4):90-9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3
1
胡琦.
明清文章学中的“调法”论[J]
.文学评论,2021(1):50-58.
被引量:4
2
王玉媛.
沈德潜“格调说”新论[J]
.语文知识,2011(1):8-12.
3
李克兢,田合伟.
艺术设计的格调与中国传统思想[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3):42-44.
被引量:3
4
谭心悦.
从评点李商隐诗看纪昀的诗格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11):118-121.
5
孙文峥.
格调共情:“李健现象”折射出的电视音乐传播与社会审美趋向[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70(1):113-121.
被引量:11
6
葛夷辰.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情境创设摭探[J]
.成才之路,2020(22):78-79.
7
刘超.
论主持人语言的格调——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为例[J]
.今传媒,2020,28(11):50-53.
8
王帅.
“复古”与“性灵”——邹元标诗学观探析[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4):51-57.
9
谢冰青.
应试需求与诗学传统:清代书院的试帖教学[J]
.清史论丛,2023(2):174-187.
10
王雷超.
“格调说”的调适演绎——以赵宧光著述为中心[J]
.文艺理论研究,2024(1):94-102.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宗思源.
从流量到担当:融媒体语境下偶像言行的价值引领[J]
.新闻传播,2021(14):114-116.
被引量:2
2
林嘉旋.
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危机与活化利用——以粤北瑶族音乐为例[J]
.文艺论坛,2024(3):114-119.
3
王洋,李克兢.
浅谈品牌服装橱窗设计[J]
.商场现代化,2012(12):49-50.
被引量:2
4
涂红燕.
服饰皮革面料的二次设计及应用研究[J]
.西部皮革,2012,34(10):28-31.
被引量:1
5
曹玉亭.
《2012中国真皮标志排头品牌发展报告》首次发布[J]
.西部皮革,2012(10):31-31.
6
赵伟晶.
试论电视音乐对受众审美情趣的塑造[J]
.中国电视,2017(4):82-84.
7
王静波.
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的成功之道[J]
.新闻论坛,2018,32(4):106-108.
被引量:1
8
于畅.
沟通与共鸣:央视新式联播语态融合中的共情传播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20(2):1-4.
被引量:11
9
任东升,段杨杨.
沙博理小说翻译中女性话语的创造性写作[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0,4(2):105-113.
被引量:1
10
刘锦晖.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策略多维研究[J]
.民族翻译,2020(2):74-83.
被引量:4
1
王玉媛.
沈德潜“格调说”新论[J]
.语文知识,2011(1):8-12.
2
李刚.
在星光与花香之间(组诗)[J]
.诗潮,2012(7):28-30.
3
梁艳萍.
在场的诗者--阿毛新世纪创作批评[J]
.南方文坛,2008(2):45-48.
4
倪金华.
变化之妙 存乎一心──余光中文学创作批评启示录[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6):133-136.
5
许志光.
余杰的文化意义简评[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5(4):94-96.
6
静一居士.
计较,是麻烦的开始[J]
.社区,2012,0(17):59-59.
7
袁天玠.
人生感悟[J]
.诗词月刊,2014(9):84-84.
8
周涛.
谁在轻视肉体?[J]
.上海文学,1998(2):63-65.
9
静一居士.
计较,是麻烦的开始[J]
.爱情婚姻家庭(下旬),2012(7):52-52.
10
赵树义.
尊严[J]
.散文诗,2010(23):72-72.
文学遗产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