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萧红小说中的男性群像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萧红作为3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以描写女性形象著称,但女性形象的完整不可能缺少男性群像作为支撑。萧红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大体上可以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市民知识分子三类,其中又以农民阶级最有代表意义。论文着重分析了文本中作为男权社会中心意识载体的这些男性形象的存在状态和写作价值。
作者 邹群燕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1-192,共2页 Seek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埃·弗洛姆.《爱的艺术》.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8页. 被引量:1
  • 2《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3页. 被引量:1
  • 3《王阿嫂的死》.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被引量:1
  • 4.《生死场》[A]..《萧红全集》[C].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5月版.第61-62,68,135-136页. 被引量:2
  • 5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见《萧红全集》146页,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被引量:5
  • 6[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8页. 被引量:7
  • 7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43.
  • 8[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 陶铁柱译.《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309页. 被引量:29
  • 9《呼兰河传》.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753页. 被引量:1
  • 10《马伯乐》.见《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第394页. 被引量: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