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析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民国高等教育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27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国民党政权相对稳固之后即着手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在指导思想上,国民党确立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在实践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实才的目标。在国民党执政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陷和不足。
作者
刘颖
机构地区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5,共4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国民党执政
高等教育
发展
缺陷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0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2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甲编,第17页.
被引量:2
3
宋恩荣,章咸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研究室编..中华民国教育法规选编 1912-194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774.
4
杜元载.抗战前之高等教育(革命文献第56辑)[M].北京: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
被引量:1
5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被引量:2
6
《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丙编,第458、462页.
被引量:3
7
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编著..清华大学校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1:499.
8
熊明安著..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422.
9
《朱家骅先生言论集》[M].北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
被引量:1
10
国联教育考察团.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书:中国教育之改进[M].国立编译馆.译.北京:教育部,193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
1
赵慧峰.
简析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J]
.民国档案,2001(4):99-103.
被引量:5
2
杨剑利.
清末民初女学实践状况考察[J]
.中州学刊,2006(3):179-182.
被引量:3
3
钟学敏,段治文.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大学科技学术界的成长及其影响[J]
.浙江学刊,2006(5):192-195.
被引量:1
4
杨林军.
抗战时期的丽江边疆教育——以“国立丽江师范学校校舍奠基碑”为考察中心[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104-10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
1
胡仁智.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教育立法的宏观考察[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4):101-108.
被引量:1
2
罗坚,艾静.
视觉传媒中的符号学[J]
.包装工程,2007,28(11):16-18.
被引量:6
3
李罡.
略论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高等教育立法[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8(2):93-97.
被引量:1
4
彭江.
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思想中的科学与人文之争[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11):9-12.
被引量:1
5
胡宁,沈德昆.
符号学与平面设计[J]
.印刷世界,2009(1):25-26.
被引量:4
6
王青花.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崛起的动因分析[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8-111.
被引量:2
7
米红,李小娃.
曲折中前进:民国初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J]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1-3.
被引量:2
8
仁秀,豫民.
中外著名大学徽标欣赏(一)[J]
.美与时代(创意)(上),2009(7):5-8.
被引量:3
9
王希群,郭保香.
郑万钧教授与我国第一部珍稀植物科学普及片《水杉》[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1):1-6.
被引量:2
10
陈建成.
国民政府时期大学生的就业措施[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2):9-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赵爱伦.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制度——以南京国民政府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问题为中心[J]
.学习与探索,2010(6):239-241.
2
朱仁洲.
国内高校校徽设计策略刍议[J]
.包装工程,2011,32(18):114-116.
被引量:7
3
王豪杰.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略考[J]
.兰台世界(上旬),2014,0(6):36-3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彭琳.
高校校徽设计的意境与意蕴[J]
.四川戏剧,2013(5):89-90.
被引量:1
2
许泽能.
校徽设计:立意与立象[J]
.中小学管理,2013(6):44-45.
被引量:1
3
陈风华.
民族高校多模态校徽建构审美素养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54-160.
被引量:4
4
张中义.
面向受众感知的符号表意比较与实践[J]
.包装工程,2017,38(20):94-98.
被引量:2
5
郑晶,康兵.
学校品牌标识模块化设计方法[J]
.包装工程,2018,39(22):83-91.
6
郑林欣,孙华锋.
高校校徽的文化符号构成与认知研究[J]
.包装工程,2020,41(4):244-251.
被引量:5
7
李娜,韩海燕.
基于ARCS的蒙古族学龄前儿童教育APP界面视觉设计[J]
.包装工程,2023,44(10):202-212.
被引量:5
1
张华刚.
老师,你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J]
.四川教育,2007(11):1-1.
2
张俊.
真实才是最美的[J]
.四川教育,2005(1):42-42.
3
钱旭.
教育改革:落实才是关键[J]
.甘肃教育,2014(18):16-16.
4
谭丽萍,徐学政.
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
.师道(人文),2000(8):44-45.
5
高绪良.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湖北省“特种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4(4):99-104.
6
陈至立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七大进步[J]
.农业教育研究,2003,0(1):48-48.
7
拓毅.
徐特立与陕甘宁边区的教材建设[J]
.特立学刊,1995,0(4):8-10.
被引量:1
8
缪学超.
布朗执政时期英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4):62-65.
9
教育部要求县级政府成立中小学教育督导机构[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0(3):171-171.
10
林木.
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J]
.党史博览,2009(2).
被引量:1
湖北社会科学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