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建设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意义,详细列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长效机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
尹磊昌
杨鲁宁
朱婷婷
刘中合
机构地区
山东理工大学轻工与农业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98-100,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创新
长效机制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毕叶,黄垄,陈倩倩,郭纳.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11).
被引量:1
2
贡雪梅,朱漱玉.
以竞赛为契机 丰富第二课堂——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谈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J]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3(1):59-61.
被引量:3
3
林锦明,王小燕,何邦平.推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军队院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4):30-31.
被引量:3
4
张家文,樊一阳.
大学生与科技中小型企业互动现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7(11):63-6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炼.
国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6):55-62.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4
1
何邦平,王小燕,林锦明,柴逸峰,姜远英.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创新与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04-305.
被引量:13
2
汤兆平,孙剑萍.
提升我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层次对策[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3):76-80.
被引量:2
3
王小燕,何邦平,林锦明,高越,顾冬辉.
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的标准化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33-235.
被引量:5
4
肖卫初,邓曙光,陈伟宏.
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电子设计竞赛相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5):98-9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4
1
张健,钱桦.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42-44.
被引量:20
2
甘行元.
浅谈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S1):247-248.
被引量:4
3
殷现元.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6):34-35.
被引量:6
4
陈艳,曹然然.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当代青年研究,2005(4):50-52.
被引量:19
5
王赛玉.
高校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4):107-109.
被引量:20
6
王平祥,唐铁军.
着力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2006(1):102-105.
被引量:45
7
孟昭学.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6(12):27-28.
被引量:45
8
吕军,侯俊东.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11):183-185.
被引量:12
9
王祚桥,周培松,孟三爱.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52-54.
被引量:40
10
毕叶,黄堃,陈倩倩,郭纳.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7(1):46-4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0
1
刘中合,杨鲁宁,尹磊昌,朱婷婷.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
.科技风,2009(23).
2
赵梓雯,汪小平.
浅谈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9):237-238.
被引量:5
3
赵薇.
浅析培育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及有效途径[J]
.科技创新导报,2010,7(23):242-242.
被引量:2
4
张帅,桑婷婷.
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探索与实践[J]
.商情,2011(10):31-32.
5
朱萍.
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探索——以扬州大学为例[J]
.考试周刊,2011(92):205-207.
被引量:3
6
刘永珍,赵莉萍,王海鸥,富晓阳,孙金玲,罗建龙.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现状及方法探索[J]
.科教文汇,2012(35):31-32.
7
赵娜.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6):49-50.
被引量:1
8
彭小光,冯越.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阶梯式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为例[J]
.科技风,2017(11):36-36.
9
王丽君.
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看法[J]
.科学与管理,2009,29(5X):65-67.
被引量:6
10
王春燕.
新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思考[J]
.创新科技,2018,18(2):44-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杨丽芳,杜泓锦,他富文.
林业类高职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22):16-18.
2
王永利,史国栋,龚方红.
浅谈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7-58.
被引量:56
3
胡志伟,张丽,徐超.
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探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2011(7):142-143.
被引量:2
4
张帅,桑婷婷.
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项目化运作的探索与实践[J]
.商情,2011(10):31-32.
5
丁红星.
农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
.内江科技,2011,32(5):82-82.
被引量:3
6
李焱,曹海娟,吴庆.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3):66-68.
被引量:6
7
郭汉明,隋国荣.
关于学生创新激励策略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6):188-189.
被引量:3
8
王亚伟,吴成林.
基于第二、三课堂的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林业教育,2012,30(6):24-26.
被引量:4
9
敬小军,袁新华.
高校渔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
.天津农业科学,2013,19(10):47-50.
被引量:1
10
畅军亮.
激励机制在大学生科技创新中的运用[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4):118-120.
被引量:1
1
李晓慧.
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留学生,2016,0(3X):48-48.
被引量:1
2
吴继忠,张建平.
论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J]
.民营科技,2014(12):289-289.
3
罗薇.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长效机制建设[J]
.管理观察,2011(7):79-80.
4
武步成,邢力婵.
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3):90-93.
被引量:10
5
刘中合,杨鲁宁,尹磊昌,朱婷婷.
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
.科技风,2009(23).
6
孟跃.
刍议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J]
.今日中国论坛,2012(A12):69-69.
被引量:3
7
路成刚.
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和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J]
.学理论,2012(2):141-142.
8
吴云志,王可欣.
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4):40-42.
被引量:1
9
于蓬勃,成桂兰.
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309-310.
被引量:2
10
赵沁平.
开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2(9):8-12.
被引量:4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