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矸石山复垦造林树种选择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实验证明,在排矸10年以上的矸石山上,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恢复。造林树种以选择刺槐、锦新杨、锦鸡儿、沙棘等效果最好,其次是白榆、樟子松、胡子枝和皂角等树种。小叶朴、南蛇藤、细叶小檗等也可做为辅助树种用于矸石山造林。
作者
苏铁成
机构地区
抚顺矿务局林业处
出处
《林业科技通讯》
1998年第1期24-26,共3页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矸石山
复垦造林
树种选择
分类号
S728.90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111
1
李鹏波,胡振琪,吴军,赵艳玲,臧真荣.
煤矸石山植被恢复技术模式的研究[J]
.山东林业科技,2006,36(4):13-15.
被引量:37
2
闫钦运.
植被恢复对矸石山生态环境效应影响研究[J]
.能源环境保护,2009,23(2):19-21.
被引量:4
3
汤惠君,胡振琪.
试论采石场的生态恢复[J]
.中国矿业,2004,13(7):38-42.
被引量:37
4
王德利,陈秋计.
矿区废弃土地复垦潜力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28-31.
被引量:17
5
舒远仲,王菲茹,王宁生.
基于ASP.NET技术的学生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21(9):50-51.
被引量:13
6
刘青柏,刘明国,刘兴双,杨传兴.
阜新地区矸石山植被恢复的调查与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3,34(6):434-437.
被引量:27
7
李根柱,韩海荣,张增志.
使用新材料蓄水渗膜造林试验研究初报[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4):92-95.
被引量:21
8
郑敏.
抚顺西露天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调查研究[J]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26(6):50-53.
被引量:4
9
宋绪国.
关于七台河矿区矸石山绿化治理的探讨[J]
.煤矿环境保护,1994,8(1):52-53.
被引量:1
10
房建国.
矸石山复垦绿化技术[J]
.煤矿环境保护,1994,8(1):33-3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6
1
赵广东,王兵,苏铁成,白秀兰,李刚.
煤矸石山废弃地不同植物复垦措施及其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2):65-69.
被引量:19
2
孙翠玲,苏铁成,郭玉文.
矿山矸石台地植被恢复栽培模式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56-361.
被引量:10
3
李道亮,王莹.
煤矿废弃地植物恢复品种选择模型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8):140-144.
被引量:12
4
张婷,王曰鑫.
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380-382.
被引量:10
5
陈英义,李道亮.
基于Web的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107-112.
被引量:9
6
孟俊,姚多喜.
煤矿塌陷区及复垦区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导刊,2009,28(3):32-34.
被引量:3
7
满秀玲,孟庆峰,刘文勇.
鸡西矿区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6):104-109.
被引量:9
8
张咏新,赵思金.
抚顺西排土场矸石山阴坡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J]
.林业科技,2012,37(5):55-58.
9
吴生广.
建平半干旱地区石质山地造林技术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12,38(4):39-42.
被引量:1
10
杨森.
辽西半干旱地区矸石废弃地造林树种筛选[J]
.防护林科技,2013,26(5):12-1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李鹏波,吴军.
煤矸石山重建景观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355-359.
2
胡大辉,杜治国,伏彭辉.
肉牛人工授精技术网络服务平台的构建[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5):1177-1180.
3
李鑫星,张领先,傅泽田,李辉.
棉花虫害诊断系统的设计与Web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2):208-212.
被引量:9
4
姚斌,尚鹤,刘成志,谷雪景.
废弃柴河铅锌矿区土壤微生物特征调查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6,19(3):400-403.
被引量:13
5
丁青坡,王秋兵,韩春兰,王洪禄,王晓峰.
矿区不同复垦年限土壤养分及有机碳特性研究——以抚顺矿区碳质页岩区复垦土壤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60-4363.
被引量:8
6
陈英义,李道亮.
基于Web的煤矿废弃地土地复垦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107-112.
被引量:9
7
何志华,柏明娥,高立旦,刘本同,洪利兴.
浙江海宁鼠尾山露采废弃矿山植被修复的群落结构和持水效应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8,21(4):576-581.
被引量:7
8
张成才,陈奇伯,张先平.
北方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植物筛选初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96-98.
被引量:10
9
沈守云,廖飞勇,王茂文,刘文胜.
CS植被恢复技术对金竹山煤矸石矿区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5):47-51.
被引量:5
10
张庆利,渠立权.
煤矸石山生态复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289-1291.
被引量:9
1
林鹰.
矸石山复垦造林技术的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19(5):38-44.
被引量:5
2
林鹰,刘传和.
矸石山复垦造林技术综述[J]
.鹤煤科技,1990(1):54-59.
3
刘建华.
露天矿排矸堆土场自然植被演替规律及立地质量评价[J]
.防护林科技,2015,28(1):17-18.
4
孙华,潘新忠.
复垦造林对矿区保护的重要性及效益分析[J]
.湖北林业科技,2003,32(2):27-29.
被引量:2
5
李小永,周运超.
煤矸石胁迫对马尾松的影响[J]
.农技服务,2016,33(6):234-235.
6
王世绩,刘雅荣,刘建伟,周树理,秦德仁,冷国友.
废矿区复垦造林田的立地基本特征[J]
.土壤通报,1995,26(1):31-33.
被引量:7
7
高志文,张亮,王振龙,彭菲.
煤矿采空区复垦造林树种选择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3):73-75.
8
刘凤阁,温泉泉,周丰,林鹰,薛泽军.
排矸区引种沙棘栽培技术的研究[J]
.林业科技,2007,32(4):63-64.
9
孙增光.
排矸区沙棘复垦及沙棘果深加工的研究[J]
.林业勘查设计,2008(4):69-71.
10
周树理,冷国友,胡振琪.
矸石基质育苗试验研究[J]
.煤矿环境保护,1993,7(1):18-20.
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