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层次多技术联动的校园网安全体系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校园网安全的特点,结合长期的校园网管理经验,探讨并实践构建了多层次、多种技术结合的网络安全体系,同时将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和网络设备、服务器、软件进行联动,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动态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模型。
作者
甘井中
王达光
机构地区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出处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大型局域网活动参数测量与安全预警系统构建研究>(桂科基0575112)资助。
关键词
多层次
多技术
入侵检测
漏洞扫描
联动
分类号
TP393.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桂春梅,钟求喜,王怀民.
基于UML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联动模型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4,26(11):22-25.
被引量:10
2
陈铁明,蔡家楣,蒋融融,冯宪澄.
基于插件的安全漏洞扫描系统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2):194-196.
被引量:14
3
徐漫江.
一种主机与网络相结合的漏洞扫描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
.雷达与对抗,2002,22(2):65-68.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樊k丰 林东.网络信息安全与PGP加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2
于明俭 陈向阳 方汉.Linux设计权威指南[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0..
被引量:1
3
谭毓安.网络攻击防护编码设计[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被引量:10
4
Booch G, Rumbaugh J, Jacobson I.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Guide [M].Reading Massachusetts : Addison-Wesley Long-man Inc,1999.
被引量:1
5
DMTF.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Specification V2.2 [S]. 1999.
被引量:1
6
DMTF.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 Schema V2.7 [S]. 2003.
被引量:1
7
Barker Jacquie.Beginning Java Objects [M].Wrox Press,2002.
被引量:1
8
Rational Software Corp.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2000.
被引量:1
9
Denning D E. An Intrusion-Detection Model [J]. IEEE Tra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87,13(2):222-232.
被引量:1
10
Krugel C, Toth T. Distributed Pattern Detection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A]. ISOC Symp on Network and Distributed System Security[C]. 200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1
1
段丹青,陈松乔,杨卫平.
融合漏洞扫描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研究[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5):131-133.
被引量:4
2
余建军,韩双霞,黄云龙.
软件安全性的静态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8):1411-1414.
被引量:5
3
李明,高勇,李祥和.
基于语法的软件安全检测[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28(8):86-87.
被引量:3
4
王晓艳,牟景华.
网络漏洞扫描器的设计[J]
.福建电脑,2007,23(5):139-139.
5
史亮,庄毅.
一种定量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8):146-149.
被引量:11
6
李连焕.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在校园网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07(15):54-54.
被引量:6
7
段丹青,陈松乔,杨卫平.
漏洞扫描与入侵检测联动系统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7):128-130.
被引量:9
8
赵汉云,陆松年,齐开悦.
网络扫描技术的智能化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25(3):184-185.
被引量:1
9
沈华峰.
一种新型的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整合方案[J]
.通信技术,2009,42(5):235-237.
10
唐俊,赵晓娟.
基于蜜罐的主动式网络安全防御联动模型[J]
.计算机安全,2009(5):70-72.
同被引文献
2
1
张红红,王恩波.
开放式入侵防御联动模型的研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33(8):68-71.
被引量:4
2
王金润,刘东荣.
联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J]
.山西建筑,2008,34(29):365-36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韩强,徐志英.
开放式网络多层次安全防御体系构建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27(3):78-8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洪艳.
MOOC时代“新闻摄影”教学改革与创新[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1(2):165-166.
被引量:1
2
刘洪艳.
MOOC引领下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改革[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20-123.
被引量:1
1
翟光群,陈向东,胡贵江.
蜜罐与入侵检测技术联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21):4845-4847.
被引量:12
2
廖俐鹃.
高校微课程设计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
.电子测试,2016,27(5):71-72.
被引量:4
3
唐林.
新时期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研究[J]
.信息通信,2014,27(5):149-149.
被引量:2
4
苏浙沪采用RFID技术联动保世博会食品安全[J]
.A&S(安全&自动化),2010(4):30-30.
5
彭利华.
医院计算机安全主动防御技术探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5(7):90-91.
被引量:6
6
吴子勤,魏自力,李康.
基于园区网信息安全主动防御对策的探讨[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12):63-64.
7
陈卓.
现代计算机网络主动防御技术探讨[J]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5(12):13-14.
被引量:2
8
吴凌云.
主动式网络防护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综述[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2(2):13-13.
9
李静,程文娟,杨超宇.
机器翻译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3(12):129-134.
10
覃镇峰.
计算机网络可靠性方法研究与探讨[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32(9):37-37.
被引量:2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