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苯胺型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出处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429-42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Synthetic Chemistry
-
1罗勤慧,沈孟长,彭庆芸,张正.二十员六氮大环双核铜(Ⅱ)配合物与超氧离子的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10(4):335-340. 被引量:3
-
2贤景春,哈日巴拉,李春,林华宽,朱守荣.新型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J].合成化学,2000,8(1):12-15. 被引量:11
-
3罗勤慧,沈孟长,高伟,彭庆云.光照法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模型化合物与超氧离子的反应动力学[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0,11(9):928-932. 被引量:27
-
4潘一兵.金属卟啉配合物对O_2^-产生具有电催化活性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7(4):356-358.
-
5谷海军,韦林立,吴海宁,高盘良.超氧离子分析方法的研究[J].河北化工,1994,17(4):49-51.
-
6刘宛乔,唐开清,廖展如,蒋亦芹.N,N,N',N'-四(2'-苯并咪唑甲基)-1,4-二乙氨基乙二醚-联吡啶-铜三元络合物与二氧反应的电化学行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0(2):191-195.
-
7王凤武,汪雪梅.O_2^+、O_2^-、O_2^(2-)、O_3、O_3^-结构简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1(2):81-83.
-
8贤景春,哈日巴拉,李瑞延,林华宽,朱守荣.Co(Ⅱ)、Mn(Ⅱ)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抑制作用[J].无机化学学报,2000,16(1):151-154. 被引量:13
-
9王凤武.O_2^+、O_2^-、O_2^(2-)、O_3、O_3^-结构简析[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93-96.
-
10贤景春.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超氧离子的催化歧化作用[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22(4):479-482.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