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下性·本土性·剧场性——从《秀才与刽子手》窥探新世纪以来话剧发展态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纪念中国话剧诞辰百年暨第五届全国优秀剧目展演”的32部剧作中,由黄维若编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话制作体排演的话剧《秀才与刽子手》(导演郭晓男),以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夸张怪诞的喜剧风格,赢得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赞誉,成为近几年来涌现的一部佳作。该剧虽然将视角触及晚清社会的世态人生,但却是一出充满当代气息的社会醒世寓言。
作者
徐健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艺术广角》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Art Panorama
关键词
中国话剧
秀才
剧场性
本土性
当下性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晚清社会
思想内涵
分类号
J824 [艺术—戏剧戏曲]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黄维若.
秀才与刽子手[J]
.剧本,2007(3):4-27.
被引量:6
2
(法)于贝斯菲尔德著,宫宝荣译..戏剧符号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261.
共引文献
5
1
徐健.
当下性·本土性·剧场性——从《秀才与刽子手》窥探新世纪以来话剧发展态势[J]
.理论与创作,2008(5):120-123.
被引量:1
2
罗晨.
“历史”爆破与人性试炼——黄维若话剧论[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3):60-65.
被引量:1
3
张文婷.
撬动“历史”,思考现实——论黄维若的历史剧[J]
.戏剧之家,2016(11):8-9.
被引量:1
4
宋佳星.
话剧《秀才与刽子手》人物形象分析[J]
.长江丛刊,2019,0(22):20-20.
5
危瑛.
艺术尝试与自我革新:黄维若戏剧创作述评[J]
.戏剧文学,2024(3):27-32.
1
徐健.
当下性·本土性·剧场性——从《秀才与刽子手》窥探新世纪以来话剧发展态势[J]
.理论与创作,2008(5):120-123.
被引量:1
2
李胜英.
《秀才与刽子手》越南演出载誉归来[J]
.话剧,2007(1):24-25.
3
人“偶”同台,戏说炎凉[J]
.中国新闻周刊,2008(34):81-81.
4
季国平.
博文戏语(之三)[J]
.上海戏剧,2008(6):9-12.
5
黄维若(编剧).
《秀才与刽子手》[J]
.话剧,2007(1):31-31.
6
邹平.
人性的傀儡与文明的双刃——评话剧《秀才与刽子手》[J]
.话剧,2007(1):28-29.
7
新版《梁祝》:时尚化越剧能走多远[J]
.中国新闻周刊,2006(40):79-79.
8
郑荣健.
一笔历史坏账的结构逻辑——评话剧《秀才与刽子手》[J]
.新世纪剧坛,2015(2):49-52.
9
郑荣健.
一笔历史坏账的结构逻辑 评话剧《秀才与刽子手》[J]
.中国戏剧,2014,0(12):19-21.
被引量:1
10
新世纪杰出导演郭晓男研讨会在京举行[J]
.中国戏剧,2007(4):24-24.
艺术广角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