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文学图志的图像意识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世纪末,打破传统狭窄的文学阐述模式的文学呼唤,逐渐由隐而显,形成了不可抗拒的文学思潮。杨义先生《中国古典文学图志》的出版,成为探讨大文学观的标志性著作。杨先生认为:"大文学观去纯文学观的阉割性而还原文学文化生命的完整性,去杂文学观的浑浊性而推进文学文化学理的严密性,并在融合二者的长处中,深入地开发丰富深厚的文化资源,创建现代中国的文学学理体系,包括它的价值体系、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以图出史、图文互动"的文学史写作模式脱颖而出,并占据了当下文学理论研究的要津。本刊特约扬义先生撰文,并组织笔谈,再次对文学史研究的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亦请方家不吝赐教。
作者 王巨川
出处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5,共4页 The Northern Foru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杨义.文学的文化学和图志学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1):80-87. 被引量:13
  • 2杨义,张中良,等.中国新文学图志·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 3杨义.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后记[M].北京:三联书店,2006. 被引量:1
  • 4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被引量:3
  • 5E. Husserl, Phantasie,bildbewusstsein, Erinnertmg : Zur phanomenologie der Anschaulichen vergegenwartigungen : texts aus dean nachlass ( 1898-1925),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Pub, 1980. 被引量:1
  • 6倪梁康.《图像意识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2001,. 被引量:3
  • 7杨义.中国新文学图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4
  • 8《北京人》[J].北京漫画,1942,3(5). 被引量:1
  • 9《闲人闲话》[J].文友,1936,(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新唐书·礼乐志[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第二册),1977:476. 被引量:1
  • 2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A]∥郑振铎全集[C].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159. 被引量:2
  • 3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M].长沙:岳麓书社,1999:181. 被引量:1
  • 4郑樵.通志(卷七十二)·图谱略[M].四库全书本. 被引量:1
  • 5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77:1199-1211. 被引量:1
  • 6白居易.九老图诗并序[A]∥清汪立名编.白香山诗集(卷四十)[C].四库全书本. 被引量:1
  • 7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诗歌语言的革命》,玛格丽特·华勒译,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9-60页. 被引量:1
  • 8《辽史·百官志》,中华书局校点本,第三册,第685页. 被引量:1
  • 9清末民初·陈衍.《石遗室诗话》卷一 被引量:1
  • 10《仪卫志》,中华书局校点本,第三册,第908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