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音乐之本的追寻——读唐朴林《民:音乐之本》、《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等著作有感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唐朴林教授,从艺60年来成绩斐然,享誉乐坛,他在从事音乐作品创作的同时,又把视野投向广阔的音乐学领域,致力于理论学术研究,是音乐界的多面手。本文从评析他的《民:音乐之本》等著述入手,探讨他在追求音乐之本的道路上,将音乐创作的形象思维与学术研究的逻辑思维有机相结合,以及他对发展我国音乐事业的执著思考。
作者
冯光钰
机构地区
辅仁音乐学院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原书记处常务书记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73,153,共6页
Chinese Music
关键词
唐朴林
音乐创作
学术研究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1
宋楠.
盛开在民族乐苑中的艺术之花——记王惠然先生与中国柳琴艺术[J]
.音乐天地,2005(6):62-63.
被引量:1
2
王惠然.
柳琴改革始末及其艺术现状[J]
.人民音乐(评论),2006(5):48-50.
被引量:7
3
明言.
文心弄“剑器” 豪情起“龙舞”--从《剑器》、《龙舞》看徐昌俊的音乐风格[J]
.人民音乐,2010(1):48-51.
被引量:3
4
吴强.
来如雷霆去似江 绛唇珠袖传芬芳——柳琴曲《剑器》音乐与演奏解析[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4):111-117.
被引量:4
5
张贵禄,张馨.
民族器乐的诗化阐释[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2):82-86.
被引量:4
6
贾媛媛.
浅议柳琴多样化的演奏风格和表现力[J]
.北方音乐,2011,31(10):125-125.
被引量:1
7
王今.
王惠然柳琴曲的改编、创作概况及其风格特点[J]
.戏剧丛刊,2012(2):87-89.
被引量:2
8
李宏君.
从《彝族舞曲》到《江月琴声》——观“王惠然经典名曲音乐会”有感[J]
.人民音乐,2014(1):12-15.
被引量:1
9
贾媛媛.
乐者如诗 视者如斯——王惠然《江月琴声》之美学探微[J]
.音乐创作,2014,0(8):121-123.
被引量:1
10
宋楠.
论柳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1):20-20.
被引量:3
<
1
2
>
引证文献
2
1
朱广庆.
重视乐器色彩 把握织体思维——唐朴林《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读后随笔[J]
.中国音乐,2013(1):233-235.
被引量:2
2
黄艳.
柳琴曲《江月琴声》赏析[J]
.丝路视野,2016,0(28):42-44.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孙晶.
论我国民族器乐艺术指导的作用[J]
.黄河之声,2017(17):110-110.
被引量:1
2
程畅.
浅析鲍元恺交响音乐作品中国风格的成因[J]
.艺术教育,2018,0(3):88-89.
1
王建欣.
大音希声 大器晚成--贺唐朴林教授从艺60年[J]
.人民音乐,2008(11):23-25.
被引量:1
2
“唐朴林甲子伎中华音乐会”在天津举办--唐朴林著作义卖赈灾[J]
.中国音乐,2008(3).
3
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唐朴林[J]
.中国音乐,2010(2).
4
唐朴林著录《中国乐器组合录》出版[J]
.中国音乐,2007(3):111-111.
5
唐朴林著录《中国东器组合录》出版[J]
.中国音乐,2007(3):31-31.
6
王建欣.
披沙拣金 集腋成裘--读唐朴林新著《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J]
.中国音乐,2008(1):154-155.
7
唐朴林著《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出版发行[J]
.中国音乐,2007(3):165-165.
8
樊祖荫.
唐朴林和他的《民:音乐之本》[J]
.中国音乐,2008(1):152-153.
9
李凤云.
唐朴林教授的古琴音乐创作[J]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3):34-36.
10
朱广庆.
重视乐器色彩 把握织体思维——唐朴林《民族器乐多声部写作》读后随笔[J]
.中国音乐,2013(1):233-235.
被引量:2
<
1
2
>
中国音乐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彭华胜
张卫
周贻谋
谢明
高宾
王家葵
苏桂云
杨洪军
刘振启
相关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相关主题
本草
唐慎微
引经
史证
经史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