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1-132,共2页
Thinking
参考文献3
-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38.
-
2[澳]考琳·麦卡洛.《荆棘鸟》,曾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被引量:1
-
3.《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第2-3页. 被引量:46
共引文献45
-
1刘炅.《所罗门之歌》:歌声的分裂[J].外国文学评论,2004(3):91-98. 被引量:9
-
2赵敦华.中国古代价值律的重构及其现代意义〔上〕[J].哲学研究,2002(1):17-23. 被引量:18
-
3陈道德.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现代价值[J].哲学研究,2004(11):44-48. 被引量:9
-
4廖申白.西方正义概念:嬗变中的综合[J].哲学研究,2002(11):60-67. 被引量:56
-
5李滟波.基督教文化与冰心早期文学创作[J].外国文学研究,2004,26(2):104-110. 被引量:3
-
6魏啸飞.失落的精神家园——评《戴维·莱文斯基的发迹》[J].外国文学,2005(3):85-90. 被引量:2
-
7彭石玉.霍桑小说与《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2005(4):64-69. 被引量:31
-
8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外国文学研究,2006,28(1):44-52. 被引量:71
-
9倪梁康.论伪善:一个语言哲学的和现象学的分析[J].哲学研究,2006(7):91-95. 被引量:26
-
10王新春,王岩岩.解析《简·爱》中的梦元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1-93.
同被引文献7
-
1王辽南,金燕萍.苦难宿命与“家”的召唤——《荆棘鸟》寓意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7,28(2):125-132. 被引量:7
-
2张燕.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荆棘鸟》[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42-144. 被引量:3
-
3孙明丽.在荆棘中歌唱——《荆棘鸟》与《红字》女主人公形象比较[J].外语学刊,2010(6):126-128. 被引量:3
-
4陈琪.《荆棘鸟》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新疆社会科学,2016(5):135-139. 被引量:4
-
5黄瑛,米绍平.找寻刺穿生命的棘刺——《荆棘鸟》中本我、自我、超我之对决[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5):50-50. 被引量:1
-
6马伟莲,赵翠玲.荆棘之爱——试分析《荆棘鸟》中菲奥娜的爱情自主意识[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117-117. 被引量:5
-
7袁桂娥.壮美的诗意与柔婉的抒情——《心灵史》与《荆棘鸟》艺术特色之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297-300. 被引量:1
-
1张焱,赵丹.用文学象征来展示社会——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象征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23(7):76-78.
-
2唐荧苓.从原型批评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圣经元素[J].文学教育(中),2016,0(7):61-61.
-
3马彦蕾,李志豪.《李尔王》中圣经元素探究[J].青年文学家,2011,0(13):12-12.
-
4李争.试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人物形象的夏娃原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171-172. 被引量:3
-
5刘金凤.漫说歌谣[J].青年文学家,2009,0(4X):126-126.
-
6马康明.关于象征主义──学习欧美文学史札记[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6(2):40-41.
-
7李楠楠.《裂缝》中人性恶主题的原型分析[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3):88-89.
-
8鲁敏.味道·水[J].雨花,1999,0(3):69-70.
-
9周冰清.《去吧,摩西》中的圣经元素[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67-69.
-
10曹先娥,李海燕.文学象征的原型——阐释《圣经》的象征手法[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5(8):5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