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河三湖河口河段水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实测资料,对黄河三湖河口河段水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①三湖河口河段来水来沙年内分配发生明显变化,汛期水量大幅度减少,形成了不利于输沙的局面;②水沙不断减少除与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外,主要受干流大型水库运用方式、引黄灌溉等因素的影响;③应采取上游水库联合调度运用的方式协调水沙关系,改善该河段河道萎缩状况。
作者
张清
江恩惠
张林忠
赵新建
机构地区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3-35,共3页
Yellow River
关键词
水沙变化
径流量
输沙量
三湖河口河段
黄河上游
分类号
P3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汪岗 范昭.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被引量:30
2
陈霁巍主编..黄河治理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系列专著 综合卷[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8:529.
共引文献
29
1
汪丽娜,穆兴民,高鹏民,粟晓玲.
黄土丘陵区产流输沙量对地貌因子的响应[J]
.水利学报,2005,36(8):956-960.
被引量:6
2
陈江南,左仲国,王国庆,曾茂林,戴明英.
从泾河“2003·08”大暴雨看水保措施的蓄水保土作用[J]
.中国水土保持,2005(6):21-22.
被引量:2
3
茹玉英,王开荣,高际平,连慧君.
近期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成因分析[J]
.海洋科学,2006,30(3):30-34.
被引量:3
4
刘晓燕,张原峰.
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J]
.水利学报,2006,37(6):649-654.
被引量:41
5
刘勇胜,陈沈良,陈小英,何茺蔚,刘健,费敏.
黄河中下游泥沙通量变化规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4):47-51.
被引量:4
6
王国庆,张建云,贺瑞敏.
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汾河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J]
.水科学进展,2006,17(6):853-858.
被引量:116
7
李丽娟,姜德娟,李九一,粱丽乔,张丽.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2):211-224.
被引量:129
8
申冠卿,张原锋,侯素珍,尚红霞.
黄河上游干流水库调节水沙对宁蒙河道的影响[J]
.泥沙研究,2007,32(1):67-75.
被引量:72
9
王国庆,张建云,刘九夫,贺瑞敏.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J]
.中国水利,2008(2):55-58.
被引量:100
10
信忠保,许炯心,马元旭.
黄土高原面积-高程分析及其侵蚀地貌学意义[J]
.山地学报,2008,26(3):356-363.
被引量:37
同被引文献
11
1
刘晓燕,侯素珍,常温花.
黄河内蒙古河段主槽萎缩原因和对策[J]
.水利学报,2009,39(9):1048-1054.
被引量:60
2
程龙渊,郭相秦,张松林,郑艳芬,刘彦娥,马新明.
黄河潼关站洪水组合对渭河北洛河的影响[J]
.泥沙研究,2004,29(6):31-35.
被引量:5
3
梁林江.
汇流区水沙组合对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演变影响[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5,3(3):47-50.
被引量:2
4
刘同宦,王协康,郭炜,刘兴年,王宪业.
支流水沙作用下干流床面冲淤特征试验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23(2):9-12.
被引量:13
5
毕银霞,王相印.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黄、渭、洛河汇流区影响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8,19(3):79-83.
被引量:2
6
王普庆,姜乃迁,王国栋.
北洛河改道入黄对渭河口河段冲淤变化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09,31(6):28-29.
被引量:2
7
詹磊,董耀华,刘同宦.
干支流直角交汇区水流泥沙运动特性初步研究[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27(8):6-11.
被引量:8
8
侯素珍,常温花,王平,田勇,伊晓燕.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床演变特征分析[J]
.泥沙研究,2010,35(3):44-50.
被引量:27
9
刘锋,陈沈良,彭俊,陈广泉.
近60年黄河入海水沙多尺度变化及其对河口的影响[J]
.地理学报,2011,66(3):313-323.
被引量:45
10
武盛,于玲红.
西柳沟泄洪对包钢造成的危害及其对策[J]
.包钢科技,2001,27(B08):159-16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
1
王普庆,刘刚森.
内蒙古西柳沟入河口流路变迁分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17,27(3):57-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王普庆,侯素珍.
西柳沟丘陵区土壤组成及对流域产沙的影响[J]
.人民黄河,2020,42(2):1-4.
被引量:6
1
魏丽,卢金友,刘长波.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上游水沙变化分析[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6):1-4.
被引量:15
2
张宏斌,赵红,古明兴,张波.
陕西省渭河流域水沙变化分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1-4.
被引量:6
3
侯素珍,王平,郭秀吉,楚卫斌.
黄河内蒙古段河道冲淤对水沙的响应[J]
.泥沙研究,2015,40(1):61-66.
被引量:8
4
彭畅.
二滩水电站和金安桥水电站运行后金沙江水沙变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3):178-179.
5
张莉莉,陈进.
长江上游水沙变化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6):34-37.
被引量:23
6
宝拥军,宝福明,郭佳静.
黄河小浪底水文站历年水沙变化分析[J]
.东北水利水电,2015,33(8):38-38.
7
黄仁勇,张细兵.
三峡水库运用前后进出库水沙变化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9):75-79.
被引量:10
8
刘鹏飞,李一兵.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监利站水沙变化分析[J]
.水道港口,2011,32(6):408-412.
被引量:6
9
章新平,范钟秀,周恩济.
海气相互作用对长江上游汛期水量的影响[J]
.地理科学,1993,13(3):205-211.
10
熊贵枢,支俊峰,徐建华,李世明,顾弼生,董雪娜.
1919—1989年黄河的水沙变化分析[J]
.水土保持学报,1992,6(2):1-6.
被引量:7
人民黄河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