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注的层面与角度--对我国战争题材电影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电影的思考
被引量:
6
A View on Chinese War Films and American War Fil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民族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从来没有摆脱过战争烟云的笼罩,这就为中国战争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创作出足以告慰先人、警示后人的传世名作。与此相反的是,好莱坞拍摄不少优秀作品,如反映两次世界大战和越战的《现代启示录》、《野战排》、《辛德勒名单》、《钢琴家》、《拯救大兵瑞恩》等。
作者
林国淑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传媒艺术中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战争题材
好莱坞
《拯救大兵瑞恩》
电影
《现代启示录》
《辛德勒名单》
同类
两次世界大战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997.1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被引量:1
2
邓晓芒.《中西信仰观之辩》[J].新华文摘,2007,(10):40-40.
被引量:1
3
[丹麦]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封宗信等译.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7
1
胡秦葆.
枪炮与玫瑰(影评二则)——美国巨片《珍珠港》观后[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1):59-62.
被引量:3
2
李慧丰.
《珍珠港》摄影谈[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4):96-99.
被引量:1
3
李准,倪震,苏小卫,黄会林,胡克,徐沛东,贾磊磊,章柏青,刘宾,韩子勇,高尔纯,张建勇,沈卫星,王人殷,张冀平,周星,饶曙光,吴冠平,黄丹.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座谈会专家发言辑录[J]
.当代电影,2006(3):4-18.
被引量:6
4
左亚文.
中华和合思维与和谐文化建设[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3):89-92.
被引量:5
5
吴迎君.
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J]
.电影艺术,2007(4):27-31.
被引量:9
6
伍国.
好莱坞的局外人 塞缪尔·富勒和战争片[J]
.电影艺术,2007(5):90-95.
被引量:1
7
齐锡生.剑拔弩张的盟友太平洋战争期问的中美军事合作关系(1941-1945)[J].读书,2012(07).
被引量:1
8
张尚谦.
珍珠港:解释、争论及其背后[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6):98-104.
被引量:3
9
罗卫萍.
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太平洋战争前期日本情报失误研究[J]
.军事历史研究,2008,22(2):134-139.
被引量:5
10
利福德.T.曼拉夫,潘源.
视觉“驱动力”与电影叙事:在拉康、希区柯克和穆尔维作品中读解“凝视理论”[J]
.世界电影,2009(2):23-44.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6
1
李宾宾.
以《珍珠港》观中国电影中日本军人形象[J]
.电影文学,2011(17):93-94.
2
陈河.
探析电影《珍珠港》中战争与人的关系[J]
.电影文学,2014(13):29-30.
3
郭畅.
论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与创新[J]
.黑龙江科学,2017,8(1):168-169.
4
姜雪.
《血战钢锯岭》的影像叙事与表意[J]
.电影文学,2018(2):120-122.
5
李惠然.
电影《血战钢锯岭》的批判性叙事解读[J]
.电影文学,2018(12):140-142.
被引量:2
6
江凌,傅晓敏.
中美战争题材电影文本的文化分析[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33(6):25-3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詹庆生,雷棋钰.
新时代军事影视研究学术综述[J]
.军事文化研究,2023,2(2):127-138.
被引量:1
2
池垚垚.
《血战钢锯岭》中多元矛盾叙事探析[J]
.艺术评鉴,2019,0(15):146-147.
被引量:2
3
王瑞.
电影《血战钢锯岭》的西方意识形态输出[J]
.电影文学,2019,0(20):156-158.
4
常芳源.
《八佰》与意识形态的历史性书写[J]
.电影文学,2020(21):85-87.
1
朱蕴华.
影片《现代启示录》形式美学分析[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3):109-110.
2
何怡然.
关于好莱坞战争片的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2):206-206.
被引量:1
3
邬亮.
浅谈《集结号》与《拯救大兵瑞恩》的比较[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2):165-165.
4
张艺谋:已经够好了不用矫情了[J]
.东西南北,2012(2):9-9.
5
贾志华.
论九十年代以来战争题材电影中的爱情表现[J]
.戏剧之家,2016(8):110-110.
6
王言.
简论科波拉电影的影像语言[J]
.剧影月报,2010(3):42-44.
7
吕益都.
穿越时光与心灵的号声评中国战争片突破之作《集结号》[J]
.电影艺术,2008(2):27-29.
被引量:4
8
李照兴.
战争片的新浪潮[J]
.东方企业家,2009(6):118-118.
9
克拉夫佐夫·伊格里《野战排》油画[J]
.美术,2011(3).
10
王晓娟.
浅析电影《野战排》的象征意义[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2(6):147-147.
当代电影
2008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