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9-101,125,共4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5BA529A02)
参考文献9
-
1吕国强.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动态及减灾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1,30(8):20-21. 被引量:1
-
2吕国强.浅议河南省东亚飞蝗的可持续治理[M]//植物保护学会,昆虫学会,植物病理学会.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110-114. 被引量:1
-
3凌中南,吕国强.20%杀蝗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防治效果[M]//植物保护学会,昆虫学会,植物病理学会.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与技术.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150—153. 被引量:1
-
4吕国强.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新动态及其减灾对策[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21(8):13-15. 被引量:2
-
5吕国强,丁存.麦田化学除草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1993,22(5). 被引量:1
-
6张秀江 吕国强 田文玉 等.河南省蝗虫区系和分布研究.华北农学报,2001,16:92-103. 被引量:1
-
7朱恩林主编..中国东亚飞蝗发生与治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576.
-
8河南省植保植检站主编..河南东亚飞蝗及其综合治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1.
-
9吕国强 邱强 张云霞.河南省河泛蝗区的形成与演变初探.植物保护,1993,19(1):29-3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56
-
1陆人骥.中国历代蝗灾的初步研究——开明版《二十五史》中蝗灾记录的分析[J].农业考古,1986(1):311-316. 被引量:18
-
2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黄河中游的土地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J].学术月刊,1962,6(2):23-35. 被引量:160
-
3王守春.论历史流域系统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3(3):33-43. 被引量:8
-
4李钢,刘倩,杨新军,颜祥,黄兵兵.明清时期河南蝗灾时空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联系[J].自然灾害学报,2015,24(1):66-76. 被引量:13
-
5王尚义,李玉轩,马义娟.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J].地理研究,2015,34(1):27-38. 被引量:16
-
6王桂彬,王承水,赵广静,周长民,史惠平,王贵刚,解树平.山东东平蝗区现状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152-1152. 被引量:1
-
7李万春,张连庆,张永胜,贾晓玲.锡林郭勒草原蝗虫的防治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32(6):43-44. 被引量:9
-
8游修龄.中国蝗灾历史和治蝗观[J].寻根,2002(4):102-109. 被引量:2
-
9赵艳萍.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2):2-9. 被引量:8
-
10娜仁格日乐,张万英.应用0.4%锐劲特超低容量剂飞机作业防治草原蝗虫[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26(1):29-3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4
-
1刘浩升,李耀发.环渤海蝗区飞机治蝗技术的历史 概况与展望[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69-71. 被引量:2
-
2李新燕,阿帕尔,冯俊平,刘海红.昌吉州蝗虫灾害的气候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80-181. 被引量:2
-
3李钢,孔冬艳,李丰庆,刘倩,王会娟.中国历史蝗区演化与水系变迁研究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17,37(2):226-237. 被引量:7
-
4吕国强,王江蓉.黄河滩蝗区生态条件变化对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及其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22,42(12):43-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2
-
1王耀程,刘朝阳.锡林郭勒盟飞机治蝗概况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31-1933.
-
2侯秀敏,于红妍,唐俊伟.三江源区直升飞机防控青海草原毛虫研究与示范[J].青海草业,2015,24(2):8-11. 被引量:1
-
3关丽菊,佟淑红.察布查尔县蝗虫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2016,28(6):156-156. 被引量:1
-
4刘倩,李钢,汪宇欣,李文龙.明清时期安徽省蝗灾时空演化、社会影响与响应[J].古地理学报,2018,20(4):680-690. 被引量:5
-
5萧凌波.清代华北蝗灾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旱灾害的关系[J].古地理学报,2018,20(6):1113-1122. 被引量:9
-
6于冰洁,陈吉军,季荣.新疆蝗虫及其监控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9,56(5):927-933. 被引量:3
-
7孙小飞,余瑛.一种简单、快速的东亚飞蝗卵胚胎细胞染色体制片方法及核型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0,34(4):224-229.
-
8韦文添,陈恩海.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亚热带园艺植物保护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275-277. 被引量:21
-
9耿芸,董莹莹,黄文江,赵龙龙,涂雄兵,李红梅.天津市大港水库东亚飞蝗生境遥感动态监测[J].植物保护学报,2021,48(1):122-128.
-
10杨丽君,李红卫,滕凯,谌爱东,李向永,于艳雪.3种蝗虫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J].植物检疫,2022,36(3):60-66. 被引量:4
-
1裴佃法.范县开发黄河滩洼地的技术措施[J].河南农业科学,1990,19(2):11-12.
-
2荥阳黄河滩秋蝗防治工作基本结束[J].农家参谋·新村传媒,2014,0(9):22-22.
-
3张海燕,杨碧荣,黄春国,武建华.生物有机肥不同施肥方法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12):1286-1288. 被引量:2
-
4左军锋,张文.浅谈镇原县油菜科学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0):103-103.
-
5孟凡武,刘贵海.吕梁黄河滩枣区防治枣步曲的5道防线[J].山西果树,2010(1):51-51.
-
6张洪亮.黄河滩蝗区东亚飞蝗的发生与防治[J].植物保护,2000,26(4):51-51.
-
7郝伟,江新林,张冬菊,杨亚丽,王爱东.黄河滩区东亚飞蝗天敌种类及其消长规律[J].昆虫知识,2007,44(3):406-409. 被引量:2
-
8李家友.免耕稻田配方施肥三注意[J].农家之友,2005(10S):40-40.
-
9农业部发布200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J].农村天地,2003,0(2):31-31.
-
10张洪亮.黄河滩蝗区东亚飞蝗的防治[J].农家参谋,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