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日本大自然富于变化,四季变迁十分明显。这种特殊的风土,培养了日本人易变、纤细、温和的性情,以及对于大自然细致的感受性,日本文学也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季节感和景物观,进而形成一种"物哀"的传统。这种观感尽管缺乏一种雄伟豪壮的气魄,但由于它的民族性,却成为世界文坛里的一束奇葩。
作者
闫润英
机构地区
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4-117,共4页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日本文学
风土
季节感
景物观
物哀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1
[1]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2
[2]和迁哲郎.风土[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3
[3]郁达夫.日本的文化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被引量:1
4
[4]万叶集[M].李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5
[5]西玄道元.伞松道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被引量:1
6
[6]松尾芭蕉.奥之小道[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7
[7]吉田兼好.徒然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8
[8]紫式部.源氏物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9
[9]本居宣长.玉小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1
1
毛丹青.
日语·日本人的自然观[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6,9(4):22-24.
被引量:3
2
马大康.
论艺术的审美间离[J]
.文艺理论研究,1996(5):46-51.
被引量:4
3
许介鳞.
日本“武士道”揭谜[J]
.日本学刊,2004(5):104-119.
被引量:8
4
黄芳.
芭蕉蕉风的形成及特色[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16(3):38-40.
被引量:5
5
饶从满.
道德教育与日本的教育病理[J]
.中国教育学刊,2006(5):43-46.
被引量:8
6
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9..
被引量:8
7
林娟娟.
从俳句中的季语解读日本民族的自然审美观[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5):38-43.
被引量:14
8
弗莱.叙述结构理论[M]//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03.
被引量:1
9
东山魁夷.愿作为自然的游子而活着[M]//东山魁夷散文选.陈德文,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10
东山魁夷.园山夜樱花[M]//东山魁夷散文选.陈德文,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姜春梅.
刍议漂泊与松尾芭蕉作品的关联[J]
.长城,2011(10):98-99.
2
赵小平,吕汝泉.
浅谈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6):113-115.
被引量:13
3
邓高.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自然美[J]
.芒种(下半月),2014(2):153-154.
被引量:2
4
胡雨晴,黄献文.
日本电影中季节物语的生命和歌[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9(1):124-129.
被引量:5
5
何攀.
从《幽异仲夏》到日本电影中的“季节美学”[J]
.长江丛刊,2016(8):11-12.
6
饶玲玲,王丽华.
小议“无季”俳句[J]
.戏剧之家,2016(16):240-241.
7
梁媛.
从四季风物看日本人的季节感[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6):259-260.
被引量:1
8
蒋维乐,李可,戴蕾.
“侘寂”美学发展溯源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21(9):26-28.
被引量:3
9
王福秀.
浅谈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J]
.商业故事,2015,0(24):105-106.
被引量:1
10
董轶男,曹美兰.
浅谈日本文化对日本人性格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2016(7Z):244-24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濮波.
平成年代日本电影的次级叙事符码研究——以《电影旬报》十佳电影为案例[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5):59-67.
被引量:1
2
徐俊璐.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美学意义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65-66.
被引量:2
3
孙延永.
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物哀美学理念的分析[J]
.北方文学(中),2015,0(3):60-60.
4
毛树罗.
浅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传统美学理念[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3):90-90.
被引量:5
5
陈锦彬.
日本文学中的季节感和景物观探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6):44-46.
6
梁媛.
从四季风物看日本人的季节感[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6(16):259-260.
被引量:1
7
郑香花.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物哀”[J]
.北方文学(中),2016,0(10):77-77.
8
张睿,刘星伶.
于无声处触动你:是枝裕和电影《海街日记》解读[J]
.艺海,2017,0(6):99-101.
9
齐雅萌,吕汝泉.
再考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多维度审美意境[J]
.新乡学院学报,2017,34(10):33-35.
10
胡雨晴.
日本“季题”电影中的季题生命意识论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8,38(4):58-65.
1
司趁云,郝伶闪.
浅析日本文学中的时间概念和景物观[J]
.魅力中国,2014(16):92-92.
2
李晓敏.
美丽与哀愁——浅析川端康成的早期文学作品[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6):160-162.
3
江岸.
黛玉的审美意识[J]
.小康,2015(7):91-91.
4
周宗雄.
乡风土韵(组诗)[J]
.青岛文学,2010(7):60-61.
5
胡凯月.
《雪国》中的物哀元素[J]
.戏剧之家,2014(9):374-374.
6
老飞鱼.
风土(组诗)[J]
.诗歌月刊,2016,0(6):103-104.
7
凌加杰,刘卫锋.
我的童年是首歌[J]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6(10):39-40.
8
吕娜.
从桐壶帝看《源氏物语》的物哀之审美意识[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6):17-17.
9
王子平.
物哀:《雪国》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境界[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1):67-71.
被引量:1
10
贺忠山.
唐多令·秋嗟[J]
.诗词月刊,2014(2):35-35.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