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贵州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阐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的历史必然性和实现演进的路径、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贵州现有的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现状,得出贵州实现两文明跨越的条件和机遇。并结合贵州既要实现发展又要建设生态文明双重的要求和任务,以及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经济在某些方面的不协调性,明确指出贵州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历史性跨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而这些困难是对贵州实现文明跨越的主要挑战。
作者
张霞
机构地区
贵州财经学院
出处
《北方经济》
2008年第20期60-61,共2页
Northern Economy
关键词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工业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分类号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1
刘湘溶编..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263.
2
张立胜.
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发展的悖论——论贵州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5-37.
被引量:9
3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因分析,1999.
被引量:2
4
田贵义.
关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3):104-107.
被引量:2
5
雷加富主编,国家林业局编..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230.
6
吴百力.
发展生态工业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
.辽宁经济,2006(2):36-36.
被引量:1
7
戴怡富.
工业生态化是我国新世纪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
.生态经济,2001,17(8):15-17.
被引量:17
8
安虎森;郝寿义.区域经济学,2004.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房汉廷.
外商投资效应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1996(5):21-26.
被引量:17
2
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被引量:2
3
张培刚.新经济发展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4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与中国实践[J].中国环境年鉴,1999,(6).
被引量:1
5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历史性踌越[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被引量:1
6
何劲.
论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工业生态化建设[J]
.湖南商学院学报,1998,5(5):19-22.
被引量:4
7
彭近新.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一)[J]
.中国环境管理(吉林),1999(3):4-6.
被引量:6
8
胡鞍钢.
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点思考[J]
.民族研究,2003(1):3-4.
被引量:15
9
牟本理.
论我国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0.
被引量:8
10
刘小珉.
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J]
.民族研究,2003(4):40-4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6
1
郑国诜.
以绿色物流为手段推进工业生态化发展[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78-79.
2
杨洁,毕军,周鲸波,万群,张炳,高霞红.
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业生态化企业模式研究初探——以水泥企业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66-70.
被引量:14
3
徐大伟,王子彦,丁旭.
基于演化理论的工业生态化制度变迁分析[J]
.管理评论,2005,17(8):53-57.
被引量:5
4
孙晓鸣,邓维,唐二春,刘晓博,左玉辉,董雅文.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层次分析法的工业结构生态化调整——以南京市为例[J]
.四川环境,2006,25(1):91-95.
被引量:4
5
郭明晶,刘爱新,谢杨.
基于产业生态化的产业转型对策分析[J]
.理论月刊,2007(12):79-81.
被引量:4
6
刘建忠,韩德军,顾再柯.
贵州民族自治区的区位优势·制约因素与发展战略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6105-6107.
被引量:1
7
赵航.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实分析[J]
.发展研究,2008,25(8):66-68.
被引量:5
8
苗泽华,杨树岗.
我国的工业化与工业企业生态工程[J]
.生态经济,2009,25(5):120-124.
被引量:2
9
苗泽华,高志华.
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工业企业生态工程理论研究[J]
.生态经济,2009,25(7):109-113.
被引量:9
10
杨森,朱盛华.
新型工业化与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铝业为例[J]
.北方经济,2009(16):84-85.
同被引文献
37
1
左铁镛.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资源循环型社会[J]
.中国城市经济,2005(5):8-13.
被引量:15
2
黄彬.
循环经济条件下发展生态工业的条件及思路[J]
.现代经济探讨,2006(5):66-68.
被引量:4
3
汪娇柳.
打造贵州城镇经济新的增长极——城镇工业园区建设探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23-24.
被引量:1
4
杨立新.强化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EB/OL].[2007-11-19].http://news.sohu.com.
被引量:2
5
贵州省水土保护监测站.挑战石漠化,贵州在行动.http://www.gzsb.org.cn[DB/OL].
被引量:1
6
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B/OL],2001-01-18.
被引量:1
7
刘久峰,肖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贵州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纪实[N].农民日报,2008-04-28.
被引量:2
8
赵国梁.一个资源富集县的发展之痛--晴隆县黄金开采乱象调查[N].贵州日报,2008-06-30.
被引量:1
9
环保总局通报贵州独山县重大水污染事件查处情况[OL].环保总局网站.http://www.gov.cn/zfjg/content_866716.htm.2008-01-23.
被引量:1
1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石培新.
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2):8-11.
被引量:2
2
杜建雄.
刍议贵州生态文明建设[J]
.社科纵横,2012,27(12):57-59.
被引量:2
3
雷蕾.
基于循环经济的贵州省生态工业发展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4):59-61.
4
江川,王之明,黄文琥.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J]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3):13-1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伯彦萍,彭芸,安美运,史涵丹,吴青,汪仕伟.
守好底线闯新路:浅析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4):54-55.
2
江川,王之明,黄文琥.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J]
.中国环境监测,2014,30(3):13-17.
被引量:9
3
帅永平,汤盛翔.
贵州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探索——以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为例[J]
.时代教育,2015,0(11):40-41.
4
李茜,胡昊,李名升,张殷俊,宋金平,张建辉,张凤英.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7):1444-1454.
被引量:109
5
陈美玉,罗伟明.
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J]
.安顺学院学报,2015,17(4):93-95.
被引量:1
6
孙心如,周学武,王占岐.
农村土地整治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17,24(2):267-271.
被引量:16
7
张剑.
贵州生态建设现状与对策[J]
.农业灾害研究,2016,6(10):54-55.
8
吴耀,韩龙喜,谈俊益,王光明,张茜.
苏南五市生态文明建设状态评估[J]
.四川环境,2017,36(2):125-131.
被引量:7
9
陈长.
论贵州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J]
.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6):123-128.
被引量:6
10
朱堂华,郑江.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4):14-17.
被引量:7
1
杨志.
工业与生态的对决[J]
.中国经济报告,2013(5):90-93.
2
王大明.
构建农业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以四川宜宾市为例[J]
.学术交流,2008(12):146-150.
被引量:8
3
生态文明:人类未来文明演进的方向[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4):1-1.
被引量:1
4
抒写“工交”大文章[J]
.新重庆,2006(8).
5
张孝德.
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启生态文明新时代[J]
.金融博览,2014(9):12-13.
6
王锋.
文明演进中的荣辱观:基于劳动的分析[J]
.学海,2009(3):98-102.
7
周普荣,吕国俊.
经济要腾飞 教育是后盾—论科教兴国[J]
.伊犁教育学院学刊(汉文综合版),1996(2):6-9.
8
周文德.
文明演进社会变迁经济速度簇拥下的二元化重庆政区地名[J]
.中国地名,2011(6):34-36.
被引量:1
9
苏万青,吴金香,郑晓芳.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知识梳理与认识(上)[J]
.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2009(12):34-46.
10
单锦炎.
将生态特色转化为后发优势[J]
.江南论坛,2015(4):50-51.
北方经济
2008年 第2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