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十七年”电影与欧美电影关系
被引量:
2
Chinese Movies of 17 Years and European and American Movi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政治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十七年"电影对苏联之外的欧美电影潮流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审美态度。对好莱坞,它在政治上保持着一以贯之的批判立场,但在艺术形态上,好莱坞的某些风格特征却以或明或暗的方式被顽固地延续着;它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等欧洲电影潮流的态度,也随着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
作者
洪宏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69,共4页
Contemporary Cinema
关键词
“十七年”电影
好莱坞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法国电影新浪潮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邢祖文.
我国电影中资产阶级思想表现的一个根源——试谈美国电影对我国某些电影创作者腐蚀性的影响[J]
.电影艺术,1958(10):16-22.
被引量:5
2
习耐玛.
外国电影中的“新浪潮”[J]
.电影艺术,1963(1):60-64.
被引量:1
3
谢晋著..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341.
4
夏衍.
让三面红旗在银幕上迎风招展[J]
.电影艺术,1960(9):26-38.
被引量:1
5
洪宏.
论“十七年”中苏电影关系——“日丹诺夫主义”与“解冻”思潮对中国电影的影响[J]
.电影艺术,2006(3):34-42.
被引量:6
6
流逝与沉积:黄蜀芹访谈录[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2):3-21.
被引量:8
7
洪深.
1933年的中国电影[J]
.电影艺术,1958(5):74-77.
被引量:7
8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407.
9
陈播.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诞生、成长与发展[J]
.当代电影,1991(4):6-15.
被引量:13
10
昨日之我,今日之我─—王好为访谈录[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7(2):22-4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干学伟.
忆周总理对《内蒙春光》的关怀[J]
.电影艺术,1983(1):35-38.
被引量:6
2
瞿白音.
关于电影创新问题的独白[J]
.电影艺术,1962(3):50-57.
被引量:14
3
夏衍.
提高电影质量的几个问题[J]
.电影艺术,1961(4):2-16.
被引量:1
4
沈雁冰.
文化部沈雁冰部长“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三周年电影周”开幕式上的讲话[J]
.电影艺术,1960(11):4-5.
被引量:2
5
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撤销、开除沙蒙等右派分子职务和会藉[J]
.电影艺术,1958(5):28-28.
被引量:3
6
毛东进.
众——说《大众电影》[J]
.大众电影,1995,0(5):14-1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8
1
雷昊霖,徐兆寿.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左翼电影文化建设的引领[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1):45-53.
被引量:2
2
廖卫民.
全球视野下华莱坞电影大师的观众认知与艺术影响评价[J]
.传媒论坛,2023,6(1):4-9.
3
郭海洋,贾冀川.
力与美: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民族叙事的动力学考察[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5):85-92.
4
吴迎君.
中国“影戏”理论的语境及源流[J]
.电影艺术,2008(4):38-43.
被引量:4
5
颜纯钧.
《武训传》批判若干史实的辨析[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7-12.
6
李琳.
论“十七年”电影中女性情欲的政治分配学[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1):45-48.
被引量:2
7
吕益都.
闪烁在诗意的长河——中国文人电影的叙事特征[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2(1):45-51.
被引量:6
8
陈永祥.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J]
.安徽史学,2005(6):55-61.
被引量:1
9
石川.
建构“解放”的神话:《红色娘子军》与《光荣》的意识形态读解[J]
.当代电影,2006(5):127-131.
10
陆绍阳.
外国电影对“十七年电影”叙事的影响[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5):8-12.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3
1
涂晓.
聆听《喜玛拉雅王子》的音效,感悟藏族的神秘文化[J]
.电影评介,2006(24):61-61.
被引量:1
2
陈旭光.
“影响的焦虑”:接受、变异与融合——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源流踪迹的初步考察[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5):33-43.
被引量:6
3
戚吟.
十七年电影再反思——兼评《毛时代中国电影的历史、神话与记忆1949—1966》[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5):17-22.
被引量:11
4
欧阳文风,阳春秀.
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意境及其创构[J]
.理论与创作,2006(2):13-17.
被引量:4
5
王素.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的人道主义精神[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5):146-147.
被引量:2
6
赵晖.
中国电影: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J]
.电影,2006(10):6-9.
被引量:1
7
胡雪桦,倪震,胡克,杨远婴,刘华(记录整理).
《喜玛拉雅王子》[J]
.当代电影,2006(6):76-80.
被引量:8
8
张颐武.
“中国之眼”:改编的跨文化问题[J]
.电影艺术,2007(1):42-44.
被引量:7
9
罗卡.
拈须微笑观世情——李萍倩中晚年的创作[J]
.电影艺术,2007(1):44-51.
被引量:5
10
刘阳.
政治至上:十七年电影政策解析[J]
.电影文学,2009(14):8-1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张静.
新世纪外国文学改编的中国影视研究[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2):170-171.
2
史玲燕.
“十七年”传记电影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J]
.电影文学,2016(8):22-24.
1
秋文.
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诞辰75周年[J]
.电影艺术,2007(2):158-158.
被引量:2
2
李明.
中国“第五代”导演邂逅法国电影“新浪潮”[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430-433.
被引量:11
3
可可.
“新浪潮”:一场法国电影的历史性突围[J]
.电影,2009(3):72-75.
被引量:1
4
杨天东.
“浪潮”回响,澎湃依旧——纪念法国电影“新浪潮”五十周年[J]
.电影新作,2009(3):30-40.
被引量:1
5
胡牧.
权力话语的镜像表现——论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叙事的性别话语[J]
.河池学院学报,2008,28(6):38-42.
被引量:1
6
洪宏.
苏联电影与“十七年”电影的风格差异[J]
.俄罗斯文艺,2008(4):87-93.
被引量:1
7
李长空.
论张艺谋电影的特性[J]
.写作,2016,15(9):78-82.
8
宝港国际2014秋拍呈现“南张北齐”佳作[J]
.收藏.拍卖,2014,0(11):40-41.
9
赵红.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兴起与影响[J]
.电影新作,2013(6):87-90.
10
顾瑜.
中国新生代电影的纪实美学成因探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4):91-92.
被引量:2
当代电影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