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燃煤锅炉烟气露点温度确定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
3
The Analysis of the Measurement of Flue Gas Dew Point in the Coal-fired Boile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燃煤锅炉低温腐蚀和堵灰问题严重地影响着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烟气中的H2SO4蒸气在低温受热面上的凝结是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确定烟气露点便成为解决低温腐蚀和堵灰问题的主要依据。本文对影响测量装置准确性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为烟气露点测量装置的测量准确性提供指导。
作者
石丽国
石立红
王长权
张树坡
机构地区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8年第9期69-71,共3页
Metrology & Measurement Technique
关键词
烟气露点
测量方法
准确性
分类号
X70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3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1
岑可法等著..锅炉和热交换器的积灰、结渣、磨损和腐蚀的防止原理与计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595.
2
北京锅炉厂译.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
被引量:17
3
冯俊凯,沈幼庭主编..锅炉原理及计算 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749.
4
樊泉桂..锅炉原理[M],2004.
5
陈金玉,温敬平.
烟气酸露点测量方法的评价[J]
.节能技术,1994,12(4):20-22.
被引量:6
6
李彦,武彬,徐旭常.
SO_2、SO_3和H_2O对烟气露点温度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7,17(1):126-130.
被引量:66
7
J. M. Blanco, F. Pe- a. Increase in the boiler's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the acid dew point temperature: Environmental advantages of replacing fuels [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07.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毛建雄,煤的清洁燃烧技术,1993年
被引量:1
2
冯俊凯,锅炉原理及计算,1992年,378页
被引量:1
3
陈学俊,锅炉原理,1991年
被引量:1
4
金定安,工业锅炉原理,1986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82
1
刘志峰,朱志平,石纯,黄赵鑫.
载流法制备硫酸露点腐蚀模拟气体的试验研究[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20,40(1):1-9.
2
邹庐泉,薛同璋,傅沪鸣,晏振辉,王利飚,吴长淋.
焚烧炉烟气酸介质露点温度测定仪的研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S1):292-294.
被引量:1
3
叶勇军,寇广孝,李向阳.
冷凝式锅炉烟气冷凝的环保性分析[J]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05(3):8-9.
被引量:1
4
彭放.
冷凝式锅炉烟气冷凝净化的环保特性研究[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6):92-95.
被引量:3
5
张志正,孙保民,徐鸿,董卫江,刘国跃,胡建民,胡式海,刘冉星,柳晓.
膜式水冷壁特定点温度相关性的研究[J]
.动力工程,2005,25(6):805-808.
被引量:8
6
张新桥,寇广孝,叶勇军,孙少晨.
冷凝式锅炉冷凝液的特性及其处理[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25(1):67-70.
被引量:2
7
李振全,尹艳山,张国妮,林晓芬,张军,撒应禄.
我国电站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应用的现状[J]
.锅炉技术,2006,37(3):41-44.
被引量:25
8
刁芹海,周克毅,徐啸虎.
锅炉烟道漏风对对流受热面传热的影响分析[J]
.锅炉技术,2007,38(2):10-14.
被引量:3
9
高宝桐,毛永清,阎维平,邢德山,陈吟颖,范星龙,赵志勇,张立岩.
锅炉掺烧强结渣蔚县煤的研究[J]
.华北电力技术,2007(4):12-16.
被引量:2
10
阎维平,黄景立,李钧,高宝桐.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最低壁温与进口风温计算[J]
.热力发电,2007,36(4):47-49.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36
1
陈金玉,温敬平.
烟气酸露点测量方法的评价[J]
.节能技术,1994,12(4):20-22.
被引量:6
2
岳勇,陈雷,姚强,李水清.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25(18):74-79.
被引量:82
3
金保升,唐志永,孙克勤,仲兆平.
燃煤电站烟囱中硫酸冷凝沉积速度的数值预测[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26(9):40-44.
被引量:17
4
齐立强,阎维平,原永涛.
燃煤锅炉电除尘器飞灰物化性质及逃逸机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7(5):45-48.
被引量:23
5
GB/T21434-2008相变锅炉[S].
被引量:2
6
油气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编写组.油气田油气集输设计技术手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被引量:2
7
TSG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
被引量:281
8
SY0031-2004,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S].
被引量:4
9
王亚锋 张雪岩.相变换热加热炉在油气集输领域的适应性.煤气与热力,2009,29(12):37-39.
被引量:6
10
GB/T 21435-2008.相变加热炉[S].,..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苏海鹏.
烟气酸露点温度与水套炉受热面尾部低温腐蚀[J]
.石油工程建设,2012,38(2):44-48.
被引量:5
2
苏海鹏,杜胜华.
油田燃油气相变加热炉设计计算若干问题[J]
.石油化工设备,2014,43(6):50-54.
被引量:1
3
魏伟,李秀财,孙奉仲.
超细飞灰对烟气酸露点与酸凝结的影响研究[J]
.化工学报,2020,71(7):3258-326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闫明.
400kW水套炉烟气系统腐蚀分析和改造措施[J]
.广东化工,2015,42(13):165-166.
2
郑炜博,孙东,唐振,范路,杨秀丽,胡晓峰,张伟.
水套加热炉热力计算方法比较[J]
.石油化工设备,2018,47(3):31-35.
被引量:5
3
刘秀如,李佩佩,王先鹏,芦旭阁,王志强.
锅炉烟气酸露点研究现状及展望[J]
.华电技术,2020,42(9):45-55.
被引量:9
4
郑文军,王兴.
低温烟气余热回收过程酸腐蚀的控制优化[J]
.节能,2020,39(9):42-44.
被引量:3
5
丁皓轩,孙忠雨.
锅炉酸露点的研究进展及实例特性分析[J]
.节能,2021,40(3):22-27.
被引量:5
6
刘鹏宇,李德波,刘彦丰,陈兆立,冯永新,廖宏楷.
燃煤电厂锅炉机组受热面积灰结渣研究现状与展望[J]
.洁净煤技术,2022,28(5):87-96.
被引量:13
7
胡江川,韩玉杰,张洪,孔雨晗,张伟.
水套炉露点腐蚀原因及防治策略[J]
.石油化工设备,2022,51(5):70-76.
8
刘燊,罗子莹,卿梦霞,王朝曦,王李邦,廖云龙,贺小玲,刘亮,向军.
脱硝副产物硫酸氢铵在飞灰表面沉积与演化特性[J]
.中国环境科学,2022,42(12):5589-5597.
9
罗振勇.
焙烧炉烟气余热回收及利用技术[J]
.世界有色金属,2023(10):17-19.
被引量:2
10
季斐,王海,朱继红,杜延年,杨琰嘉,包振宇.
合成氨单元开工加热炉炉管开裂失效分析[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24,41(1):45-49.
1
石丽国,石立红,王长权,张树坡.
燃煤锅炉烟气露点温度确定方法的分析[J]
.全面腐蚀控制,2009,23(4):32-35.
被引量:7
2
王兆伟,柏雪源,张贵宏.
用废气温度确定柴油机功率和油耗[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2(1):63-71.
3
唐黔.
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及烟气露点温度控制[J]
.工程设计与应用研究,1998(2):2-11.
4
王晓芳,佟会玲,马千里,李定凯.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塔内烟气露点的测定[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5):13-16.
被引量:3
5
张继锋,岳光溪,方肇洪.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壁温与热流的计算研究[J]
.锅炉技术,1998,29(12):1-4.
被引量:7
6
李彦,武彬,徐旭常.
SO_2、SO_3和H_2O对烟气露点温度影响的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1997,17(1):126-130.
被引量:66
7
甘有枢.
防止烟气脱硫工程低温腐蚀的新方法[J]
.广西电力工程,1997(1):66-69.
8
常连生,刘忠,胡满银,高香林,胡志光,席兵.
电除尘器中影响烟气露点的因素[J]
.环境工程,1998,16(2):72-75.
被引量:11
9
王军,胡平,李景学,周昆兵.
试验室内发动机燃油消耗的精确测量[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1,38(6):6-10.
被引量:1
10
归柯庭,韩吉田,施明恒.
测量锅炉送粉管内煤粉浓度的电容传感器[J]
.传感技术学报,1996,9(4):49-53.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