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灾难报道中传播主体的情感介入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汶"5·12"大地震的相关报道中,传播主体情感的介入,成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在特定的报道情境下,传播中的情感因素体现着人类本质与人类普世价值,而传播中个人体验与共同体验的结合,则强化了传播效果,起到促进社会团结、塑造国家形象的功能。事实证明,与固有的观念相反,在一定条件限定下,传播中的情感介入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作者
刘辉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47,6,共5页
Journalism Research
关键词
情感因素
情感介入
个人体验
共同体验
国家形象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1
丁柏铨.《新闻传媒:特殊的执政资源》..《新闻探索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P97.
被引量:1
2
[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P8.
被引量:1
3
杨若文.
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起点:刺激——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三[J]
.今传媒,2007,15(8):20-22.
被引量:2
4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主持人失态流泪凸显我们多情》..http://ww.cjr.com.cn,,2008年05月21日..
被引量:1
5
《(朝闻天下)主持人赵普:个人的表现不值得一提》(赵普口述,蔡思远整理).2008年5月22日,《北京晚报》.
被引量:1
6
《“最美女主播”感动亿万观众》(记者:轩召强).2008年6月11日,《新闻晚报》.
被引量:1
7
若文.
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一[J]
.今传媒,2007,15(3):16-17.
被引量:8
8
埃米尔·涂尔干著 渠东译.《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14-215页.
被引量:4
9
王宁..消费社会学[M],2001.
共引文献
11
1
张运成.
论全球化时代经济增长与政治社会稳定的关系[J]
.现代国际关系,2005(8):26-31.
被引量:1
2
屈济荣.
新闻要素在故事化过程中的变形[J]
.新闻界,2008(2):52-53.
被引量:4
3
王晶红,张骏德.
谈灾难新闻中的情感因素与媒介表达——以5·12汶川地震为个案[J]
.新闻记者,2008(7):34-37.
被引量:5
4
杜志红,焦彦艳.
灾难报道情感信息处理的范本——试析央视《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10):59-62.
被引量:2
5
易磊,贺威.
多学科视角下的新闻写作情感表达——新闻写作情感研究[J]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3):72-75.
被引量:1
6
杨若文.
新闻情感信息的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10):62-67.
7
林奇.
西方新闻报道的情感信息传播[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6):160-161.
被引量:1
8
王佳.
浅析叙事学语境下的民生新闻[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8(5):79-80.
9
张小虎.
转型期犯罪率明显增长的社会分层探析[J]
.社会学研究,2002(1):91-107.
被引量:28
10
穆丽丽.
情感因素在党报民生新闻中的运用[J]
.青年记者,2008(A02):39-40.
同被引文献
54
1
若文.
面对新闻情感信息“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新闻情感信息传播探讨之一[J]
.今传媒,2007,15(3):16-17.
被引量:8
2
汪瑾.
“职业倦怠”对职业人士身心健康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749-750.
被引量:6
3
王晓玲.
移情在新闻活动中的作用[J]
.青年记者,2007(18):32-33.
被引量:2
4
刘金星.
试论人内传播的“蛋式传播模式”——兼与林之达先生商榷[J]
.国际新闻界,2008,30(1):66-70.
被引量:3
5
林之达.
注意考察论题的研究史和遵守模式的法则——读刘金星同学与我商榷的文章[J]
.国际新闻界,2008,30(1):71-75.
被引量:1
6
周诗岩.
当代视觉传播对场所知觉的反向训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1):30-33.
被引量:6
7
李舒.
对象·方法·成果——传播学研究三个关键问题及其方法论启示[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1):52-54.
被引量:2
8
陈韬文.
中国传播研究的发展困局:为什么与怎么办[J]
.新闻大学,2008(1):1-7.
被引量:30
9
郭中实.
概念及概念阐释在未来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意义[J]
.新闻大学,2008(1):8-11.
被引量:26
10
潘忠党.
反思、思维的独立和研究真问题[J]
.新闻大学,2008(2):31-33.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7
1
陶文静,赵凯,李双龙.
大地震报道中记者心理健康问题初步研究[J]
.新闻记者,2009(1):45-51.
被引量:5
2
杨海军.
2008年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概述[J]
.新闻界,2009(1):7-11.
被引量:3
3
杨若文.
新闻情感信息的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9(10):62-67.
4
刘亮,许好好.
电视新闻主持人在灾难事件报道时的情感把握[J]
.传媒观察,2009(12):48-49.
5
余红,吴雨青.
媒体微博的转基因争议新闻生产和话语博弈[J]
.东南传播,2017(8):4-8.
6
徐瑶.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情感尺度的把握[J]
.新闻研究导刊,2018,9(13):84-85.
被引量:3
7
张雨帆.
重大灾难报道中的仪式传播[J]
.新闻传播,2015(10X).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李双龙,於红梅.
新闻记者在特大地震灾害中的心理调适及其效果研究[J]
.新闻大学,2009(2):79-82.
被引量:6
2
董天策,昌道励.
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nal of Communication》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126-129.
被引量:14
3
雷恺.
谈重大灾难性报道中记者的心理调节[J]
.中国广播,2011(11):71-73.
被引量:2
4
刘畅.
《东方早报》中外灾难报道头版图片比较研究——以汶川大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为例[J]
.新闻传播,2012(4):50-51.
5
吕传忠.
如何帮灾难报道记者筑起“心理保护墙”[J]
.中国记者,2015(7):73-74.
被引量:2
6
王倩雯.
论网络传播学的理论构建[J]
.中国新通信,2016,18(24):57-57.
被引量:2
7
吴启迪.
试论传播学理论创新发展的可能途径[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39-40.
8
黄鹭军.
浅析新闻从业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
.传媒,2015,0(21):78-80.
被引量:2
9
赵玉桥.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媒介诱因分析[J]
.东南传播,2019,0(7):33-36.
被引量:1
10
赵玉桥.
对抗式新闻解读的媒介诱因分析[J]
.新闻知识,2019(7):9-12.
1
饶禾春.
情感——在新闻写作中的介入[J]
.应用写作,2000(2):40-41.
2
姜福斌.
论新闻报道中记者的情感因素[J]
.才智,2012,0(5):150-150.
被引量:1
3
陈春宇,岳学渊.
电视新闻新表达:情感介入与“互联网+”[J]
.新闻研究导刊,2015,6(17).
4
刘辉,卜希霆.
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的情感管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6):66-68.
被引量:2
5
焦彦艳.
人性、职业性、社会性的合一——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的情感表达策略[J]
.青年记者,2010(4):38-39.
6
吴苾雯.
新闻必须以人为依托[J]
.新闻知识,1996,0(1):21-22.
7
王晓滨.
新闻宣传是跑出来的[J]
.黑河学刊,2014(2):41-41.
8
侯万华.
漫谈基层新闻宣传工作[J]
.新闻窗,2014,0(5):93-93.
9
庹震.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庹震——弘扬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J]
.党建,2013(9):23-23.
10
马艳.
浅论语文教师的文化建构[J]
.文学教育,2008(15):136-137.
新闻大学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