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被解放者的人本悲剧——德意志精神框架中的《浮士德》 被引量: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试图从反思人本主义的视角来重新诠释歌德的《浮士德》悲剧。文章认为,作品从认识欲、淫欲、虚拟欲、僭越欲、创世欲等层面塑造了悲剧人物浮士德,浮士德让无限的欲望与万能的魔力相结合,企图创造人间天堂;其悲剧的根源在于以人本理性取代神性秩序而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作品质疑和批判了人本主义的非分之想,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歌德以《浮士德》等作品最终回归到德意志浪漫精神的故乡。
作者 吴建广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德语系
出处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26,共10页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金 同济大学促进对德学术交流基金资助
关键词 悲剧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6

  • 1Hrsg. u. kommentiert yon E.Trunz : Faust, eine Tragodle. Werke. 14 Bande, Manchen: C. H. Beck, 1996, Bd. 3. 被引量:1
  • 2《浮士德》主要参考:绿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被引量:1
  • 3Wilpert : Sachworterbuch der Literatur. Stuttgart : KrOner, 2001, Stichwort: (Tragodie), S. 960. 被引量:1
  • 4G. Simmel: (Der Begriff und die Tragodie der Kultur). In : Philosophlsche Kultur. Potsdam : Kiepenheuer, 19111, 1923, S. 263. 被引量:1
  • 5《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共十卷.北京,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六卷.第761页. 被引量:1
  • 6斯特龙伯格.2005/1994/1966,《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被引量:6
  • 7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8-59页. 被引量:1
  • 8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143页. 被引量:10
  • 9Zitiert nach Glaser u. a. : Weg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Frankfurt/M., Berlin: Ullstein, 1986, S, 161; S. 161. 被引量:1
  • 10Siehe S. A. Jorgensen u. a. : Aufklarung, Sturm und Drang, fruhe Klassik, 1740 - 1789. Munchen: C. H. Beck, 1990, S. 351 u. 34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50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