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之现状分析
被引量: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还大都停留在以学校为主导的合作形式上,其合作大都处于浅层次阶段或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对此,政府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特色形成的核心。
作者
刘建龙
机构地区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经济师》
2008年第9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106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84
参考文献
6
1
匡瑛著..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11.
2
池云霞,梁艳清.
高职教育校企结合的深层探索[J]
.职教论坛,2006,22(04X):23-25.
被引量:24
3
陈凡.
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J]
.职教论坛,2006,22(04S):58-59.
被引量:4
4
周祥瑜,吕红.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培训包体系及其优势[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12):37-40.
被引量:50
5
方光罗.高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8-01-23.
被引量:13
6
常小勇.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08(2):54-56.
被引量:79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郑向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J]
.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79-81.
被引量:82
2
周丽华,李守福.
企业自主与国家调控——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社会文化及制度基础解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5(10):54-58.
被引量:52
3
米靖.
澳大利亚国家培训包制度述评[J]
.教育与职业,2005(2):49-52.
被引量:20
4
嵇小怡,张玲玲,倪小敏.
西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发展趋势[J]
.职教论坛,2005,21(02S):56-58.
被引量:24
5
向鸿梅.
双元制教育体系分析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05,7(2):158-160.
被引量:3
6
王娟茹.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及其运行机制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5,7(4):148-150.
被引量:40
7
冯铭.
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及其对策浅谈[J]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5-6.
被引量:12
8
闫丹.
高职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38-39.
被引量:14
9
陶西平.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维护职业教育尊严,[EB/OL].http://global56.net/news/net_show.asp?ID=13581
被引量:1
10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62
1
葛柳燕.
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财会通讯(下),2011(11):151-153.
被引量:3
2
安荣,矫爱玲,王小兰.
日、韩、新三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启示[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16(2):1-4.
被引量:10
3
唐世凯,刘丽芳.
三植入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
.大家,2011(7):121-122.
4
白丽英,徐夏.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结合的模式探讨[J]
.大家,2010(14):191-192.
5
卢静.
浅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电工学”培训包[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8).
被引量:1
6
翁静.
困境与出路: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问题的理性思考[J]
.教育与考试,2010(6):63-66.
7
丁永玲.
构建中国特色校企联合办学体系的思考[J]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6,20(3):89-92.
被引量:13
8
王乐夫,姚洪略.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剖析及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借鉴[J]
.高教探索,2007(3):54-57.
被引量:33
9
吴进.
职业教育行业背景的发展与重构[J]
.教育与职业,2007(20):13-15.
被引量:3
10
竺辉,方湖柳.
2006年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研究综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23):9-12.
被引量:51
同被引文献
106
1
谭梅,杨卫辉,杨玫.
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行政与法,2008(12):90-91.
被引量:7
2
徐建华.
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39-41.
被引量:68
3
丁世民,王后林,贾晓枫.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下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12-14.
被引量:1
4
陆涵燕,李淑梅.
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6.
被引量:17
5
江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前途[J]
.江苏社会科学,2010(S1):142-145.
被引量:32
6
成飚.
高职校校企合作模式中人才培养的研究[J]
.消费导刊,2008(10):165-165.
被引量:20
7
刘复国.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性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57-58.
被引量:31
8
许晓峰,李敬,王键闻.
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辽宁高职学报,2004,6(4):123-124.
被引量:3
9
彭新宇.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原则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3):114-115.
被引量:49
10
孟蕴华.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1):53-55.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26
1
宋星英.
电子专业“车间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
.生物技术世界,2013,10(4):170-170.
2
陈贤旭.
浅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解决办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3):144-145.
被引量:1
3
钟加殿.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之探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73-77.
被引量:9
4
徐永春,唐忠平,娄军委.
政府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功能定位和作为[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8(3):12-13.
被引量:22
5
张世民.
多路并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0):148-149.
被引量:5
6
赵力.
“企业全程介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4(5):43-45.
被引量:1
7
刘文江,杨理连.
高职院校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内涵理解及其途径分析——以天津职业大学推进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例[J]
.职教论坛,2009,25(22):21-23.
被引量:12
8
张世民.
建设信息产业园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28):36-38.
被引量:2
9
金志民,柴军红,任荣,蔡赫,陈立红.
校企合作模式在制药专业应用的探讨[J]
.学理论,2010(28):258-259.
被引量:5
10
吴何珍.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职能探析[J]
.当代职业教育,2011(2):4-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84
1
荣侠.
基于《驻马店共识》的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
.质量与市场,2020(21):155-156.
2
陆涵燕,李淑梅.
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5-6.
被引量:17
3
令红艳,封家福,黄泓轲.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瓶颈成因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11):155-156.
被引量:9
4
郭昆鹏,赵变.
医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5(3):59-60.
5
王东升,苗红,张素华.
建立校企合作保障体系 打造广告毕业生就业通道——江西理工大学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中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J]
.新闻传播,2009(11):58-59.
被引量:2
6
陈建才.
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兼谈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建设工作[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43-46.
被引量:10
7
田园.
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农业网络信息,2010(8):136-138.
被引量:4
8
吴永坚.
探讨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18):268-268.
被引量:2
9
李祥富.
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研究之三——长效机制的建立[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15-18.
被引量:5
10
赵小明,王永平,刘良峰,叶萍,丁洁玉,王雪生,段美萍,包月红.
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J]
.中国种业,2010(11):31-32.
被引量:3
1
胡燕燕.
关于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4,13(1):19-22.
被引量:17
2
王拓.
影响高职教学特色形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4-6.
被引量:1
3
业内[J]
.教育与职业,2014(25):16-17.
4
李毅昂.
国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经验及其启示[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115-117.
被引量:1
5
郭美英.
试论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3):49-52.
被引量:25
6
孙新泉.
印度职业教育的体制及发展现状[J]
.世界教育信息,2006,19(2):55-57.
被引量:9
7
孙新泉.
印度职业教育的体制及发展现状[J]
.国外职业教育,2006(2):22-24.
被引量:1
8
梁志红.
新形势下技工学校校企合作初探[J]
.读书文摘(青年版),2015(4):99-100.
被引量:2
9
赵杨飏.
关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2):70-71.
被引量:2
10
杨江云.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思辨[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1):49-55.
被引量:5
经济师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