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规范床边交接班制度的实施与效果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规范床边交接班制度,首先,转变观念,提高床边交接班重要性的认识,并分析旧的床边交接班模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新的床边交接班的形式、程序、规范标准,并组织落实。规范床边交接班制度后,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工作重点突出;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杜绝和减少护理缺陷;突出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专科的发展,并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
区洁崧
机构地区
广东省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一科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2期206-207,共2页
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关键词
床边交接班
规范制度
护理质量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816.8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1
范珍珍 南小平 贾红芳.不同护士交班模式的应用研究[J].现代护理,2005,11(24):1201-1201.
被引量:4
2
明雅焜,薛坚.
规范全院交接班制度的实施与体会[J]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84-8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姜秀芳.
与气管切开病人的沟通[J]
.南方护理学报,2002,9(3):45-46.
被引量:6
2
邓洁,李丽娜.
影响早交班的几个因素[J]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705-706.
被引量:46
3
任卫红,周丽.
整体护理应用于晨交班的效果与评价[J]
.护理研究(下半月),2004,18(1):167-16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曾瑶池.
床头交接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
.护理学报,2006,13(5):85-86.
被引量:12
2
王海燕,叶改花,刘广霞.
规范急诊ICU护士床边交接班[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5):496-497.
3
林辛霞,陈阳新,郭亚金,邵美英,陈锐娜.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下床边交接班模式的应用[J]
.护理研究(下旬版),2010,24(6):1674-1675.
被引量:17
4
汪东亮,孙明,金薇.
提高急诊质量管理的“六个环节”[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68-69.
被引量:2
5
马雪霞,陈凤霞,陈洁瑜.
护士床边交接班的管理体会[J]
.全科护理,2011,9(33):3079-3080.
被引量:3
6
章雪玲.
从患者心理呵护的角度看床边交接班的局限性[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0):61-63.
被引量:2
7
夏月华.
细化床边交接班的护理管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5):163-164.
同被引文献
16
1
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陈满辉,白洪海,李守国,李继平,蔡芸芳,王君俏,殷磊.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被引量:1858
2
于勤,杨桂文.
实施病区护士交接班程序标准化的实践与体会[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2005,21(5):58-58.
被引量:22
3
张鸣明,文进.
参与WHO“患者为患者安全”活动,做一个明智的患者[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3-5.
被引量:74
4
兰礼吉,李琰.
医疗安全:观念更新与措施的革命[J]
.医学与哲学(B),2006,27(6):5-9.
被引量:31
5
李小麟,张树森.精神科护理的特点[M].精神科护理学,2002:6.
被引量:1
6
袁丽,陈勍.
改进手术室晨间交班的方法与效果[J]
.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51-52.
被引量:3
7
梁晶,田梓蓉,赵倩倩.
护士展会交接班模式的革新与成效[J]
.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53-54.
被引量:21
8
World Health Organjzation.lO facts on patient safty[EB/OL] http.// www. who. Int/features/factf i les/patlent-safety/en/index, html, 2009- 09-]5.
被引量:1
9
中国医院协会299年0HA患者安全目标[EB/OL].医协会发[2009]6号.http://www.cha.org.cn/GD/up-loadlmages/gd/fjles/yypj/2009apmbdoc,2009-10-15.
被引量:1
10
顾红娟.
骨科护理缺陷与防范对策[J]
.家庭护士(专业版),2008,6(12):1089-109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梁云萍.
规范护士交接班的效果[J]
.内科,2010,5(1):80-81.
被引量:1
2
裴燕芳.
骨科床边交接班存在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0,8(25):120-121.
被引量:6
3
钱霞,张艳.
床边交接班流程在RICU护理安全防范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79-80.
被引量:6
4
原琳琳,刘晓利,胡军.
床头交接班在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9):2425-2426.
被引量:1
5
李淑芳.
胃肠镜检查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的态度和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28):126-12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李红,赵阳.
儿科病区护士交接班过程中的缺陷及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83-5484.
被引量:1
2
冷圣伟.
谈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2):134-134.
被引量:2
3
郝安平.
改革交接班模式在妇产科病房的应用体会[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20(5):169-170.
被引量:3
4
刘莉,何慧琳,陈雪,霍青.
护嘱交班本在骨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7):3636-3637.
5
吕迎丽,王庆涛,王飞飞.
床边交接班工作管理对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173-2174.
被引量:4
6
张伟利.
改变交班模式提高护理质量[J]
.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2):958-959.
被引量:5
7
鲍洁琼,俞琼,王伊娜,徐柳柳.
反交班模式在精神科情感病房护理晨会交接班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7):143-144.
被引量:1
8
吴静冰,张华瑜,吴婉珍,李芸,何进椅.
品管圈在规范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6):283-284.
被引量:9
9
包章艳,环晓峰,侯雪琴,顾政,吴春燕,于美,郑钰.
改良式电子交班报告在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119-120.
被引量:4
10
明春梅.
SBAR模式在手术室及ICU护士交接班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5):147-147.
被引量:3
1
胡群,毛锦娜.
护理管理应用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6):775-776.
被引量:15
2
蒲秀萍.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9):3997-3997.
3
黄冬梅,钱剑英,吴梅兰,陈云龙.
浅谈避免护患纠纷的措施[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33):170-170.
4
包冬梅,许淑菊.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提高[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52):119-119.
5
李凤.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4):169-170.
被引量:2
6
李旦措.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4):117-117.
被引量:11
7
林凤仙.
加强护理管理控制院内感染[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2,8(07B):110-110.
8
胡鹏,占婷婷,舒婵娟,徐海霞,纪芬,刘秀华.
品管圈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28(1):121-124.
被引量:4
9
孟岚,罗玉梅.
《护理管理手册》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保健,2009(32):1579-1580.
10
王兆琴.
对临床护士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的成效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788-8789.
被引量:2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