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电子干扰对飞机生存力的影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对敌方空防系统实施电子干扰时飞机生存概率的计算方法;以飞机对某一目标要地突防为例,计算了飞机的生存概率。结果表明,对敌方空防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可以降低飞机被探测的概率,缩短截击机对飞机的最远拦截距离,降低地空导弹对飞机的射击精度。在缩短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的同时,对敌方空防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可以显著提高飞机的生存力。
作者
马东立
张考
机构地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航空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29,共5页
Avionics Technology
基金
科学基金
关键词
飞机
生存力
电子干扰
雷达散射截面
军用机
分类号
V274.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TN972.1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
1
林象平主编..雷达对抗原理[M],1985:460.
同被引文献
15
1
申绪涧,李益民,汪连栋,戚宗锋.
远距离支援干扰与机载预警雷达的对抗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9):2003-2005.
被引量:31
2
郭晓辉,宋笔锋,王旭.
具有电子对抗功能的飞机生存力评估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6):71-75.
被引量:13
3
范时胜,张文元.
多重干扰下雷达探测威力范围探讨[J]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5):10-12.
被引量:11
4
李丹,童天爵,毛少杰,闵荣宝.
雷达网电子对抗仿真及雷达自卫距离的修正[J]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5):1388-1390.
被引量:16
5
Ball RE.飞机作战生存力分析与设计基础[M].林光宇,宋笔锋译.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
被引量:3
6
GJB2944-974.雷达有源干扰效果评定准则[S].
被引量:1
7
李新社,郭建邦.
机载电子对抗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7,23(3):287-291.
被引量:6
8
史彦斌,张安,高宪军.
自卫式电子干扰对突防飞机的生存力影响[J]
.电光与控制,2008,15(6):7-9.
被引量:11
9
陈永光,邵国培,张顺健.
复合干扰对多级雷达系统的对抗效能研究[J]
.现代雷达,1999,21(4):1-6.
被引量:13
10
何俊,邵国培,梅刚,吴晔.
对雷达网的最佳电子干扰兵力分配决策分析[J]
.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0,14(1):9-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申绪涧,王国玉,汪连栋,戚宗锋.
电子干扰飞机对抗警戒雷达组网系统的效果评估[J]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997-1001.
被引量:28
2
郭凤娟,张安,曹璐.
自卫干扰对无人机敏感性的影响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2):220-222.
被引量:6
3
周红,侯满义,李曙林.
电子战条件下飞机敏感性分析及其减缩技术[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33(S2):139-14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王国良,申绪涧,汪连栋,王国玉.
基于秩K融合规则的组网雷达系统干扰效果评估[J]
.系统仿真学报,2009,21(23):7678-7680.
被引量:12
2
兰俊杰,陈蓓,徐廷新.
组网雷达发展现状及其干扰技术[J]
.飞航导弹,2009(12):39-41.
被引量:13
3
廖翔,杨龙坡.
雷达综合抗干扰能力度量模型[J]
.信息技术,2010(4):51-54.
被引量:6
4
向龙,丁建江,吕金建.
雷达组网系统抗复合干扰效果动态评估研究[J]
.现代雷达,2010,32(10):22-24.
被引量:7
5
倪天权,王建东,刘以安.
随队式干扰对抗组网雷达的目标航路规划研究[J]
.兵工学报,2010,31(12):1599-1603.
被引量:11
6
徐海全,王国宏,关成斌.
基于GIS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设计[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26(4):419-421.
被引量:3
7
徐海全,王国宏,关成斌.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压制干扰样式的鉴别方法[J]
.电光与控制,2011,18(12):21-24.
被引量:1
8
徐海全,王国宏,关成斌.
远距离支援干扰下的目标跟踪技术[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37(11):1353-1358.
被引量:11
9
陈中起,于雷,周中良.
雷达威胁下战斗机突防安全高度范围计算[J]
.电光与控制,2012,19(1):5-8.
被引量:3
10
赵晶,刘义,来庆福,冯德军,王雪松.
防空作战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2):258-262.
被引量:13
1
黄汪洋.
飞机雷达隐身技术[J]
.洪都科技,1991(2):45-48.
2
成声月,刘朝辉,邓智平,叶圣天.
军用目标红外辐射特征研究进展[J]
.红外技术,2014,36(7):577-581.
被引量:19
3
康峰,蔡心轸.
90年代雷达的适用性和生存力[J]
.无线电工程动态,1990(4):7-13.
4
张军华.
用作精密进场的飞机雷达[J]
.电子工程信息,1995(4):29-30.
5
赵卫忠.
苏-30与“幻影”2000,[J]
.科学与文化,1999,0(5):22-23.
6
沈海军.
腹部油箱对飞机雷达隐身特性的影响[J]
.飞机设计,2007,27(5):40-42.
7
周长仁,周国富.
拖曳式诱饵能否对付多种雷达威胁[J]
.电子对抗参考资料,1991,0(2):18-23.
8
台湾地区PCB产业1~2年内将可跃居全球领先地位[J]
.印制电路资讯,2009(5):46-46.
9
崔庆.
捷克研制的塔莫拉反隐身飞机雷达[J]
.国际展望,2003(5):1-1.
10
赵卫忠.
苏-30MK与“幻影”2000-5孰优孰劣?[J]
.兵器知识,1999,0(2):15-17.
航空电子技术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