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年第6期16-18,共3页
World Tropical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同被引文献10
-
1郭红辉,王燕华,贾克功.龙眼果实的贮藏特性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2):21-24. 被引量:12
-
2朱建华,任惠,徐宁,黎光旺,李江舟,刘业强,黄凤珠,韦丽红.桂明1号龙眼开花与果实生长特性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06(4):34-35. 被引量:10
-
3陈香玲,曾祥难,黄忠向.广西龙眼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热带农业,2006(5):28-29. 被引量:7
-
4朱建华.广西龙眼种质资源[J].中国种业,2008(2):69-71. 被引量:7
-
5粟继军,欧桂兰,陆丹,孙登伟.龙眼晚熟优质新品种良庆1号的选育[J].中国果树,2008(6):9-10. 被引量:3
-
6朱建华,黄凤珠,徐宁,彭宏祥,陆贵锋,李冬波,秦献泉.‘四季蜜’龙眼成花调控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288-293. 被引量:10
-
7胡卓炎,余小林,赵雷,邓振权,黄辛,覃群明,蔡建兴,李云昌.荔枝龙眼主要加工产品生产现状[J].中国果业信息,2013,30(6):13-19. 被引量:19
-
8陈日红,马志航,莫振勇,刘钰,莫永.玉林地区龙眼园郁闭问题解决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0(12):121-121. 被引量:2
-
9林育钊,林毅雄,林河通,孙钧政,林艺芬,陈艺晖.龙眼果实品质劣变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6,34(6):46-50. 被引量:7
-
10刘钰.广西龙眼产业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3,25(9S):237-238. 被引量:7
-
1黄小志.香蕉防冻[J].农家之友,2005(1):19-19.
-
2金义兴,张全发,訚耀川.亚热带区域神农架太阳坪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初报——兼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定位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2(1):75-80. 被引量:3
-
3邢廷铣.给奶牛喂多汁饲料能多产奶[J].农村百事通,2003(16):37-37.
-
4孙树秀,林文莉.雏鸡急性曲霉菌病的诊治报告[J].贵州畜牧兽医,2006,30(6):18-18.
-
5陈金江.德化县早熟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福建果树,2005,23(3):46-47. 被引量:6
-
6葛体达.“第二届亚热带区域可持续农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胜利召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18-518.
-
7尧国荣.热应激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防控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2,31(4):25-27. 被引量:2
-
8尧国荣.高温季节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防控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3(1):13-15.
-
9吴克强.美国薄壳山核桃种植技术要点[J].云南林业,2015,0(2):67-67. 被引量:1
-
10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2,18(1):105-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