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生态补偿的机制及实践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与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综合分析了生态补偿特征、经济和法律机制,从局地、流域和跨流域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实践发展进程,提出了我国目前开展生态补偿所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
朱雯莉
机构地区
厦门市景观绿化建设行业协会
出处
《技术与市场》
2008年第8期35-37,共3页
Technology and Market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特点
机制
实践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50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邹红美.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反思[J]
.经济与管理,2007,21(7):27-29.
被引量:5
2
田义文,王宁军,孙永信.
论生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获补偿”原则的确立[J]
.理论导刊,2007(7):28-30.
被引量:9
3
刘兴全,钟大能.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评析[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4-27.
被引量:3
4
俞海,马赟,冯东方,王武臣.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生态补偿[J]
.环境经济,2006(10):41-45.
被引量:15
5
李爱年,刘旭芳.
对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构想[J]
.生态环境,2006,15(1):194-197.
被引量:70
6
杜群.
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
.现代法学,2005,27(3):186-191.
被引量:147
7
熊鹰,王克林,汪朝辉.
洞庭湖区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机制[J]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4):10-13.
被引量:29
8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
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z2):40-42.
被引量:81
9
杜万平.
完善西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3):119-120.
被引量:67
10
庄国泰,高鹏,王学军.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6):413-418.
被引量:154
二级参考文献
61
1
洪尚群,吴晓青,段昌群,陈国谦,叶文虎.
补偿途径和方式多样化是生态补偿基础和保障[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z2):40-42.
被引量:81
2
孔凡斌,魏华.
森林生态保护与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12-118.
被引量:32
3
尤晓娜,刘广明.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J]
.经济论坛,2004(21):124-125.
被引量:22
4
曹明德,王良海.
对修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兼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补偿机制[J]
.法律适用,2004(11):28-31.
被引量:18
5
蔡邦成,温林泉,陆根法.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理论思考[J]
.生态经济,2005,21(1):47-50.
被引量:180
6
杨从明.
浅论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及原理[J]
.林业与社会,2005,13(1):7-12.
被引量:35
7
杜群.
生态补偿的法律关系及其发展现状和问题[J]
.现代法学,2005,27(3):186-191.
被引量:147
8
庄国泰,高鹏,王学军.
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环境科学,1995,15(6):413-418.
被引量:154
9
钱水苗,王怀章.
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80-84.
被引量:107
10
张怡.
创建“养护者受益”环保法基本原则[J]
.现代法学,2005,27(6):12-17.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506
1
胡德胜,田志.
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法律关系问题探讨[J]
.中国发展,2021,21(5):46-52.
被引量:1
2
郑俊涛,王冲,张东,高亮.
生态补偿的减贫效果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4):183-184.
3
关思甲.
基于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数据的国民经济状况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4):98-100.
4
陈娟.
环境公益与经济私益的冲突与协调——基于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调研[J]
.民间法,2021,22(3):409-431.
5
邓海峰,尹瑞龙.
碳中和愿景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功能与制度构造研究[J]
.北方法学,2022,16(2):5-15.
被引量:19
6
刘顺国,周孝华,杨秀苔.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过度使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1):191-193.
被引量:2
7
熊向陨,张世喜.
关于在深圳市主要水库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探讨[J]
.环境,2008(S1).
被引量:2
8
邓培雁,刘威,曾宝强.
湿地退化的外部性成因及其生态补偿建议[J]
.生态经济,2009,25(3):148-150.
被引量:4
9
董旭.
青海省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考[J]
.陕西林业科技,2009,33(1):111-114.
被引量:1
10
洪尚群,段昌群,王海娟,吴迪,朱振华,陈国谦,叶文虎.
生态经营管理的兴起[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2,30(4):31-3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14
1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
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31-135.
被引量:82
2
俞海,任勇.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2):28-33.
被引量:74
3
宋鹏臣,姚建,马训舟,吴小玲.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21-1024.
被引量:17
4
张云辉.
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黑河学刊,2008(4):20-22.
被引量:8
5
钱凯.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8(54):39-44.
被引量:11
6
聂晓文,李云燕.
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与途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198-201.
被引量:5
7
张玉庭.
浅析生态补偿机制[J]
.科学与管理,2008,28(6):17-19.
被引量:1
8
沈根祥,黄丽华,钱晓雍,潘丹丹,施圣高,M.L.Gullino.
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方式生态补偿标准探讨--以崇明岛东滩绿色农业示范项目为例[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5):1079-1084.
被引量:34
9
彭诗言.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2010(21):45-45.
被引量:3
10
郭田田,刘东.
建立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管理学刊,2011,24(3):65-67.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2
1
叶斌.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J]
.管理观察,2013(2):148-150.
2
庞舒.
农村水库生态补偿研究——以湖南株树桥水库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11):51-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建,贾海燕,徐建锋.
长江流域水库型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J]
.人民长江,2019,50(6):15-19.
被引量:8
1
李巍,杨志峰,张远.
清洁生产与ISO 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辨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27-131.
被引量:2
2
朱方胜.
浅论武钢的环境保护与管理[J]
.武钢技术,1995,33(7):57-59.
3
罗岳平,张虹,胡麓华,范美容.
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B06):515-517.
被引量:1
4
李大为.
日本环境保护与管理[J]
.飞天,2012(24):134-136.
5
李湘中,赵玉光.
香港的环境保护与管理[J]
.北京规划建设,1997(3):39-42.
6
陈昌华,张鑫.
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与管理措施[J]
.低碳世界,2016,6(35):2-3.
7
黄拥军,鲍喜蕊.
丹江口水库水环境问题研究[J]
.人民长江,2014,45(S2):54-56.
被引量:3
8
郎咸军,钱茜,王玉秋.
对我国环境标志制度发展的思考[J]
.山东环境,1999(3):3-4.
被引量:1
9
陈永柏.
三峡工程施工区的环境保护与管理[J]
.水电站设计,1997,13(3):88-91.
10
陈梓玉.
工业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12):162-162.
被引量:2
技术与市场
2008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