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并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成功地破解了长期困扰人们头脑的两大历史性难题———理论体系命名、三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成熟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的党。
作者
代振华
机构地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2,共3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中国化
分类号
D08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94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被引量:7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816页.
被引量:1128
3
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人民日报》1998年2月19日.
被引量:2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7页.
被引量:3090
共引文献
3940
1
肖海鹰,张颢.
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比较研究[J]
.时代文学,2008(10):195-196.
2
张述元.
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指导思想[J]
.人民司法,2004(7):48-50.
3
林竹.
民情、民力、民智和民意——国家决策的四大基石[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55-59.
被引量:12
4
荣长海.
邓小平的风险意识及其现实意义[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0-63.
5
唐莉.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中国化进程探析[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7-69.
6
陈尤文.
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J]
.社会科学,2004(7):50-57.
被引量:1
7
薛德震.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J]
.理论前沿,2004(13):23-25.
被引量:2
8
刘世佳.
邓小平:生产力理论发展的伟大创新者[J]
.理论前沿,2004(14):18-20.
9
俞永耀.
邓小平言行思想探析[J]
.理论前沿,2004(14):20-21.
10
蒋先进.
邓小平关于法律与制度权威的思想及深远意义[J]
.理论前沿,2004(14):23-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5
1
郭伟伟.
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10(3):36-39.
被引量:1
2
刘绍斌.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品质[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9(1):68-70.
被引量:2
3
孙孝富.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6(2):33-36.
被引量:1
4
李江红.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
.中国商界,2008(4):240-240.
被引量:3
5
徐贵相.
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J]
.学习月刊,2008(13):7-8.
被引量:2
6
张加明,胡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J]
.学习月刊,2008(6):9-10.
被引量:3
7
包心鉴.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8-01-02.
被引量:7
8
周俊森.精髓与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蕴涵[J].青岛:芪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0.
被引量:1
9
于今.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学习时报,2007-7-10(03).
被引量:1
10
胡隆辉.
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J]
.领导科学,2007(23):10-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达丽美.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
.传承,2009,0(12):34-35.
2
阮云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征研究述评[J]
.宁夏党校学报,2012,14(3):5-8.
1
重要言论[J]
.人民论坛,2003(9):1-1.
2
王世涛.
江泽民理论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J]
.船山学刊,2004(3):168-171.
被引量:2
3
丁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23(3):40-43.
4
本刊编辑部.
两大理论与时代[J]
.理论导报,2010(8):1-1.
5
马瑞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J]
.中外企业家,2014(6Z):232-232.
6
韩振峰.
三大理论成果 关系一脉相承[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5(3):7-8.
7
谢春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三大理论成果[J]
.前线,2003(11):9-11.
8
石仲泉.
十五大的三大理论成果[J]
.湘潮,1998(1):4-6.
9
李娟.
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理论成果的关系[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48-50.
被引量:1
10
陶德麟,汪信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2-10.
被引量:1
中州学刊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