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孤独的东方摩罗诗人——鲁迅留日生涯和“弃医从文”的背后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七年的留日生涯对"原鲁迅"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虚拟的"幻灯事件"不仅为鲁迅的弃医从文提供了一个真实有力的解释,背后更有着个人气质与禀赋上的原因,是一位文学天才、文化超人的必然之举。日本为鲁迅提供了认识世界的窗口和平台,无形中也制约了他的认识视野与范围。
作者
李兆忠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9-113,共5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鲁迅
留日生涯
弃医从文
摩罗诗力说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1
[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2
2
.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51
3
董炳月著..“国民作家”的立场 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314.
4
许寿棠.亡友鲁迅印象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被引量:1
5
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15
6
.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8
7
[日]内山完造.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A].活中国的姿态[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
被引量:1
8
周作人.关于鲁迅之二[A].周作人散文:第3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被引量:1
9
李慎之.
回归“五四” 学习民主——给舒芜谈鲁迅、胡适和启蒙的信[J]
.书屋,2001(5):16-21.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85
1
彭吉象.
试论悲剧性与喜剧性[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126-131.
被引量:28
2
支克坚.
鲁迅和胡适[J]
.甘肃社会科学,2004(5):47-53.
被引量:4
3
张克.
“中间物”:历史与价值之间——鲁迅“中间物”思想研究的考察[J]
.理论学刊,2004(10):124-126.
被引量:1
4
黄力之.
复活鲁迅:跨越世纪之门的社会主义[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4):14-24.
5
胡建.
中国“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奠基者——鲁迅的“立人”思想剖析[J]
.理论学刊,2005(6):52-56.
6
张梦阳.
互为镜像的鲁迅与胡适[J]
.粤海风,2006(2):34-40.
被引量:4
7
殷杰,刘培利.
现代性的追求——《新青年》译介作品评析[J]
.理论学刊,2005(9):113-115.
8
王一川.
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上)[J]
.河北学刊,2005,25(5):150-158.
被引量:7
9
李跃红.
中国现代“悲剧情结”及内在诉求[J]
.河北学刊,2005,25(5):159-163.
10
王华生.
思想观念与编辑的选择[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216-22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3
1
白静野.
鲁迅与拜伦——兼论《摩罗诗力说》[J]
.作家,2009(6):142-143.
被引量:2
2
张慧瑜.
鲁迅的“幻灯片事件”与亚洲想象困境[J]
.粤海风,2009(2):51-56.
被引量:4
3
高旭东.
拜伦的《海盗》与鲁迅的《孤独者》《铸剑》[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6):94-98.
被引量:6
4
余杰.
狂飙中的拜伦之歌——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J]
.鲁迅研究月刊,1999(9):15-28.
被引量:23
5
杨德华.
试论拜伦的忧郁[J]
.文学评论,1961(6):92-111.
被引量:6
6
农方团.
“别求新声”——浅谈鲁迅和拜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4):39-45.
被引量:1
7
陈鸣樹.
魯迅与拜倫[J]
.文史哲,1957(9):45-50.
被引量:3
8
林学锦.
鲁迅为何服膺拜伦[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3):37-42.
被引量:1
9
隗芾.
关于鲁迅弃医学文时所见之画片[J]
.社会科学战线,1980(3):342-342.
被引量:1
10
杜秉正.
革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2(3):100-11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黄静,王本朝.
鲁迅的“拜伦”言说与被言说--《摩罗诗力说》“拜伦观”的接受史研究[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1):113-117.
被引量:5
2
廖久明.
“幻灯片事件”之我见[J]
.鲁迅研究月刊,2014(10):4-13.
被引量:6
3
王志蔚.
鲁迅“弃医从文”转因研究述评[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0(2):36-41.
4
王国杰.
向现实妥协:鲁迅“弃医从文”的另一种解读[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8,38(3):31-37.
5
李军辉.
“拜伦在中国”与“中国的拜伦”——清末民初“拜伦”译介的再考察[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5):108-11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铃木正夫,赵陕君(译).
促使鲁迅弃医从文的照片为三船敏郎之父所摄——对鲁迅文学转向的再探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0,0(1):1-28.
2
董炳月.
“文章为美术之一”——鲁迅早年的美术观与相关问题[J]
.文学评论,2015(4):21-30.
被引量:24
3
车安.
鲁迅对拜伦的接受——以《摩罗诗力说》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0(2):71-75.
4
刘锐.
《摩罗诗力说》中的“鲁迅拜伦”形象——以《摩罗诗力说材源考》补校为基础[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1):30-39.
被引量:3
5
陈莹.
法国大革命与青年鲁迅的救国理想[J]
.鲁迅研究月刊,2020(10):71-83.
6
黄永亮.
时代的探索者和反叛者--从人物塑造分析拜伦对洪灵菲的创作影响[J]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42(1):36-43.
被引量:1
7
廖久明.
一篇存在细节错误的回忆录——《藤野先生》论[J]
.传记文学,2021(1):146-153.
被引量:1
8
高玉霞,任东升.
梁启超《论译书》中的国家翻译实践思想[J]
.外国语,2021,44(5):84-91.
被引量:9
9
姜异新.
“这一个讲堂中”的“电影”--观看之道与鲁迅的“弃医从文”[J]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4):153-164.
10
荣砚秋.
论鲁迅早期自由观的三个层次与思想内涵--以鲁迅早期的文言论文为中心[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23(3):35-40.
1
王得后.
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读后记[J]
.鲁迅研究动态,1982(7):1-5.
被引量:2
2
王得后.
赵瑞蕻著《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读后记[J]
.中国比较文学,1985(1):357-362.
3
2007年第8期《〈摩罗诗力说〉洪桥今译本·序》勘误[J]
.鲁迅研究月刊,2007(9):91-91.
4
祁晓明.
文学批评史视野里的《摩罗诗力说》[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9):65-75.
5
岑雪苇.
文学评论的启蒙叙事——《摩罗诗力说》综论[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73-78.
被引量:1
6
李汴红,蔡满园.
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现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23(2):34-36.
7
王妍妍,夏艺.
日本儿童观:周作人儿童文学思想的开启与构建[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3):53-57.
8
陈玲玲.
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J]
.鲁迅研究月刊,2005(2):36-42.
被引量:9
9
蔡媛媛,张思.
从《呼啸山庄》中解读女性主义[J]
.芒种(下半月),2013(3):139-140.
10
鄢烈山.
拒绝金庸[J]
.语文新圃,2005,0(3):8-8.
理论学刊
2008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