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2BM-3型行间覆膜通用耕播机设计及应用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机具整体结构设计。①1次覆膜3个大垄.每条垄上2行。②肥在膜内距种6~10cm可调、种子距膜边2~3cm。③1次完成深浅侧施肥、膜床镇压、覆膜、播种及镇压等作业。④采用气吸式播种方式。⑤要能与不同型号的履带式拖拉机配套使用。⑥垄距1.3~1.4m和行距60~70cm,可以调整。⑦开沟器和镇压轮单独仿形。
作者
张玉贤
郝积霞
机构地区
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白桦耕作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36-37,共2页
Farm Machinery
关键词
行间覆膜
结构设计
耕播机
技术
应用
通用
履带式拖拉机
播种方式
分类号
S223.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1
李玉海.
大豆行间覆膜关键栽培技术[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6):26-27.
被引量:2
2
陈德权.
大豆行间覆膜栽培增产机理分析与探讨[J]
.科技资讯,2006,4(9):117-118.
被引量:1
3
于永梅,李艳杰,朱晶,何小华,高锦荣.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研究初报[J]
.玉米科学,2006,14(1):146-148.
被引量:20
4
杨智超,王晓燕,张齐凤,胡国华,王继安.
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及大豆产量形成的影响[J]
.大豆科技,2008(5):21-23.
被引量:7
5
周宏斌,张义.
北方寒地玉米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351-351.
被引量:3
6
王颖慧,蒙美莲,陈有君,张静,王朝霞,崔成龙.
覆膜方式对旱作马铃薯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47-152.
被引量:57
7
潘忠,刘忠堂,张冶,刘春燕,姜天瑞,张金良,宋兆杰.
关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大豆平作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调查报告[J]
.现代化农业,2002(11):10-11.
被引量:2
8
张志国.
大豆平作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J]
.农机使用与维修,2003(3):16-1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何金伟,杜元鹏.
2M-2覆膜机的设计与试验[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24,51(1):68-71.
被引量:1
2
杨富江,牛爽.
北方寒地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机规模应用注意事项[J]
.农业工程,2013,3(5):32-3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周慧,高光明,杨平,谭德云,董晓,李宁,赵晴晴,李敬忠,蒋博,徐刚,张荣彬.
蓖麻育种小区覆膜机的设计和试验[J]
.农业机械,2024(7):47-50.
1
赵延江,王磊,许慧,韩红卫,刘军.
2BM-3D型籽瓜铺膜播种机的研制[J]
.新疆农机化,2008(3):23-23.
被引量:1
2
名企名品[J]
.当代农机,2007(11):58-60.
3
王国春.
大豆三垄栽培技术[J]
.农民科技培训,2002,0(4):17-17.
4
谢晓丽,孙振宇,刘长仲.
中国小麦条锈菌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综述[J]
.甘肃农业科技,2015,46(5):46-50.
5
李洪刚,李明森.
2BGD-6(110)大垄大豆耕播机设计[J]
.吉林农业,2016(8):67-68.
6
仉吕齐.
带状耕播机[J]
.南方农机,1999,0(5):8-8.
7
2BS-16型少耕法耕播机[J]
.农村科技,1994(10):37-37.
8
农业部公布首批精少量播种的推荐机型[J]
.农机推广,1996(3):30-30.
9
西安亚奥誓做耕播机是领跑者[J]
.农业机械(导购),2014,0(11):18-18.
10
马卫平,蔡红,周树英.
2BJG-12型高速精密耕播机最佳作业速度的探讨[J]
.农机化研究,1999,21(1):36-38.
被引量:2
农业机械
2008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