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文词“人学”的由来及演变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文词"人学"有多种含义。耶稣会士的"人学"是指有别于神的启示的人的知识。郑观应的"人学"是指与科学技术学科不同的一个学科分类。费尔巴哈的"人学"是指他的人本学哲学学说。所有这些用法,与我国学术界目前讨论的"人学"不可混同。
作者
陈启伟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24,共3页
Stud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人学
耶稣会士
郑观应
费尔巴哈
高尔基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大圣多玛斯.超性学要[M].上海:土山湾印书馆,1930.
被引量:1
2
严复.严复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1
3
季靡菲耶夫.文学原理[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5:22.
被引量:1
4
高尔基.高尔基著作选集:第24卷[M].莫斯科:苏联国家艺术文学出版社,1953:373
被引量:1
5
高尔基.高尔基论文学[M].莫斯科:苏联国家艺术文学出版社,1961:251.
被引量:1
6
《超性学要》,1930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刊印本,卷一第11页.
被引量:1
7
《神学大全》问题1,第1条,6.
被引量:1
8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120页.
被引量:9
9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02页.
被引量:10
10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J].文艺月报,1957,(5).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41
1
李焕有.
启蒙主义发展历程与新时期爱情小说漫谈[J]
.电影评介,2007(18):101-102.
2
彭柏林.
道德需要范畴刍议[J]
.道德与文明,2003(5):42-44.
被引量:5
3
黄文祥.
“文学主体性”:理论建构及意义[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19(3):51-54.
4
朱立元,刘泽民.
“实践”范畴的再解读[J]
.人文杂志,2005(5):84-92.
被引量:18
5
郑东.
人学跋涉:东方的蒲松龄和西方的休谟[J]
.云南社会科学,2005(6):41-45.
被引量:1
6
钟钛申.
试论七八十年代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发展历程[J]
.宜宾学院学报,2006,6(2):86-87.
7
李彬.
中国传统艺术、宗教和哲学视野内的自然[J]
.求索,2006(5):137-139.
被引量:1
8
金健人.
艺术与宗教之差异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06(4):2-13.
9
王元骧.
一份不该被遗忘的美学遗产——读《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J]
.中国图书评论,2006,29(10):77-80.
10
泓峻.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支点及其相关问题[J]
.中州大学学报,2006,23(3):58-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8
1
梁启超.《新民说·论政治能力》.
被引量:1
2
梁启超.《人权与女权》.
被引量:1
3
胡适.《从思想上看中国问题》,《胡适全集》第2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413页.
被引量:2
4
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
被引量:1
5
梁启超.《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被引量:1
6
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被引量:1
7
梁启超.《学校读经问题》.
被引量:1
8
李泽厚.《梁启超王国维简论》.收入《中国近代思想吏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11页.
被引量:1
9
《饮冰室舍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据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影印).
被引量:1
10
梁启超.《新民说·就优胜劣败之理以证新民之结果而论及取法之所宜》.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秦良杰.
塑造世界变局中的新型国民——梁启超人学思想初探[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6(2):62-67.
1
邓景滨.
郑观应道号及学道始年考[J]
.学术研究,1996(5):71-72.
被引量:1
2
管林.
郑观应的道教思想及其养生之道[J]
.岭南文史,2002(4):5-8.
3
万淑君.
论郑观应“七教合一”的宗教观[J]
.天中学刊,2012,27(6):54-59.
4
薛凡.
郑观应妇女观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3):143-144.
5
欧德良.
郑观应宗教思想刍议[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0):129-132.
被引量:1
6
戴桂斌.
形而上学含义的历史演变[J]
.佳木斯师专学报,1993,11(3):42-47.
7
蒋均涛.
试论宗教哲学的二律背反[J]
.理论与改革,1993(6):52-53.
8
戴朝兰.
关于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几个问题[J]
.现代哲学,1990,0(3):21-22.
9
孙正聿.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5-15.
被引量:45
10
马平安.
长生、济世及一统:郑观应与近代道教[J]
.世界宗教研究,2017(1):37-51.
被引量:3
学习与探索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