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预防保健功能激活策略分析
被引量:9
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08年第7期29-30,共2页
Medicine and Societ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建立健全新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政策研究"
项目编号:70641034
参考文献4
-
1张元红.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筹资[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3):18-24. 被引量:6
-
2邓涛.对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4(1):85-88. 被引量:46
-
3王小合,范亚峰.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学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3,6(1):39-41. 被引量:13
-
4夏迎秋,潘睿,王昊昀.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构建全面小康社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4):3-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9
-
1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26
-
2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2002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Z].,2003年.. 被引量:2
-
3海闻 等.《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探讨》[J].《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3,. 被引量:2
-
4傅航.《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关键在落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4月3日. 被引量:2
-
5魏众.《中国农村的健康和养老保障》[Z].中改院,2002年6月10日.. 被引量:1
-
6金新政.系统工程与卫生事业管理[J].卫生软科学,2000,14(2):71-73. 被引量:7
-
7朱玲.政府与农村基本医疗保健保障制度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0(4):89-99. 被引量:241
-
8李长明.中国农村卫生发展现状与策略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1):11-13. 被引量:24
-
9李卫平,石光,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J].管理世界,2003,19(4):33-43. 被引量:108
共引文献65
-
1杨娟,陈霞.谈农村劳动力开发与就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3):4-6. 被引量:1
-
2韩富贵.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思考[J].华章(初中读写),2007(2).
-
3林海波,黄程,陈华梁.关于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2):144-145.
-
4于炜晔,张利阁.浅析农村人力资源与农村经济发展[J].消费导刊,2009,0(2):85-85.
-
5喻国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0(1):65-66.
-
6韩优莉.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配置标准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1):16-18. 被引量:20
-
7彭继红.发展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途径[J].理论探讨,2005(3):39-41. 被引量:6
-
8程晓陵,王怀明.南京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及其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5(7):111-117. 被引量:5
-
9李禾俊,赵京.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思考[J].理论导刊,2005(10):46-48. 被引量:14
-
10易钢,游珍,戴育滨,刘月秀,张家英.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90-9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76
-
1邢国田.健全基层防保体系加强农村卫生预防工作[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87(2):58-59. 被引量:1
-
2任苒.医学整合的必要性与必然性[J].医学与哲学(A),2009,30(5):6-9. 被引量:17
-
3陈志江,韩利.冀、辽两省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J].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8,0(7):26-27. 被引量:1
-
4孙建萍,牛建华,王爱红,韩慧琴.改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依从行为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10-310. 被引量:40
-
5侯武姿,杜雪平,钱宁,袁申元.城市社区应用《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指南》管理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21-1322. 被引量:20
-
6吴佐军,赵军,卢守军,赵秀伶.农村慢性病防治技术服务模式的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4,20(9):522-524. 被引量:3
-
7童钢,沈妹,黄玉华,徐燕,倪益群,沈蓉平,刘建新.高血压三级管理预防农村心脑血管疾病4年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6):1251-1253. 被引量:5
-
8王培英.上海市南汇区基层预防保健经费项目管理初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20-21. 被引量:3
-
9张朝阳.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6):362-365. 被引量:97
-
10陈迎春,徐锡武,王蓉,张宏涛,吴妮娜,王莉阳,罗五金,汪早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缓"因病致贫"效果测量[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8):26-28.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9
-
1郭岩,秦娟,黄金虎,董燕敏.天津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的实施效果与展望[J].医学与社会,2009,22(7):4-5. 被引量:5
-
2魏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价值取向、偏差与对策回应[J].甘肃社会科学,2009(4):13-16. 被引量:9
-
3钟爽,孟庆跃,袁璟,赵苗苗,侯志远,孙晓杰.我国村、乡卫生机构预防保健服务功能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9):626-628. 被引量:8
-
4叶婷,孙学勤,张翔,李伯阳,李睿,张亮.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服务连续性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3):184-187. 被引量:2
-
5王淼淼,张翔,张亮.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中连续性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1,24(4):43-45. 被引量:17
-
6胡丹,王峦,张璐莹,程晓明.浙江省腹膜透析医疗服务网络与功能定位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1,24(5):46-48. 被引量:1
-
7王淼淼,张翔,张亮.基于医疗服务连续性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0):72-74. 被引量:7
-
8寇华炜,温静.银川市WHO项目农村试点地区高血压、糖尿病病例管理工作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1):956-958.
-
9赖宏慧,赖盛飞.浅谈县乡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J].青春岁月,2014,0(19):259-259.
二级引证文献47
-
1陈文江,张立娜.甘肃两县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医疗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3):20-23.
-
2王尹.甘肃省村级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4):15-16. 被引量:8
-
3张良泉.医务专家进社区卫生服务的主题定位质疑及其策略调整[J].医学与社会,2011,24(2):69-71. 被引量:5
-
4汪胜,黄仙红,王小合.浙江省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4(6):30-34. 被引量:20
-
5董茂江,李婧,王建军,周连华.德州市农村防保机构运作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8(7):522-523.
-
6胡宏伟,李杨,李玉骄.城乡差异、富裕程度、制度公平与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基于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20-28. 被引量:9
-
7邢利霞,裴菊英.农村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费用补偿状况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74-3775. 被引量:5
-
8黎国庆,袁兆康,周伟,王希,冯欣,方晓,黄仁辉,段晨辉.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乡镇卫生院服务功能开展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7):7-11. 被引量:2
-
9寇华炜,温静.银川市WHO项目农村试点地区高血压、糖尿病病例管理工作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12(11):956-958.
-
10林淑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12(1):26-31. 被引量:20
-
1孟广德,张春梅.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基层预防保健效益[J].吉林医学情报,1992(5):103-103.
-
2浙江省温州市卫生局,浙江省苍南县卫生局联合调查组.苍南县基层预防保健网络建设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1995,12(10):29-31.
-
3陈文乾.关于构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1998,17(11):24-25.
-
4陈天明.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J].中国卫生,2006(12):58-61.
-
5母玉清,蒲川.关于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2):21-23. 被引量:4
-
6迮钧兵.新形势下农村预防保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21):229-230.
-
7耿鸿武.医改必须攻克的重重堡垒[J].中国卫生,2011(4):78-79.
-
8付国新.基层防保服务模式的转变要与时俱进[J].卫生政策,2003(9):18-18.
-
9袁玉荣,张黎明.一手抓医疗 一手抓公卫[J].中国农村卫生,2012(6):31-31.
-
10张颖,陈文英.上海市松江区社区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现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8):15-17.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