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徐广缙与广州反入城斗争新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广州入城问题是鸦片战争后中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学界对此已经作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对两广总督徐广缙的作用和认识则鲜有论及。其实,徐广缙领导广州反入城斗争取得了胜利,化解了中英长达七年的外交纠纷,1849年后的英人入城之争纯属包令个人行为所致,并非两国间外交纠纷的继续。
作者
程晓燕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8-133,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入城危机
徐广缙
反入城斗争
分类号
K253.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茅海建.
关于广州反人城斗争的几个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92(6):43-70.
被引量:7
2
陈海岭.
徐广缙与广州人民反英入城斗争[J]
.史学月刊,2001(4):151-152.
被引量:3
3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全3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4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502页.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被引量:97
2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Z].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
被引量:1
3
夷氛闻记[M].卷五,神州国光社,1954.
被引量:1
4
触藩始未[M].卷上.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王涛.
1849年中英入城与反入城斗争中的徐广缙[J]
.现代传记研究,2021(2):249-260.
2
李育民.
废约史研究30年[J]
.近代史研究,2010(2):109-125.
被引量:2
3
王鹏,邓英英.
晚清“以民制夷”政策失败之原因探析[J]
.传承,2011(11):68-69.
4
龚玉伟.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叶名琛[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11):135-137.
5
刘正刚,韩育龙.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清道光二十六年广东告示》考述[J]
.历史档案,2022,35(2):139-144.
6
江家欣.
上海英国商会与领事协管制度的兴废[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3(3):75-86.
被引量:2
7
王熳丽,刘正刚.
晚清广州民夷冲突事件研究[J]
.暨南史学,2018,0(2):128-150.
同被引文献
6
1
茅海建.
关于广州反人城斗争的几个问题[J]
.近代史研究,1992(6):43-70.
被引量:7
2
夏笠.
徐广缙与1849年广州反入城斗争[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2(2):103-111.
被引量:2
3
陈海岭.
徐广缙与广州人民反英入城斗争[J]
.史学月刊,2001(4):151-152.
被引量:3
4
刘家富,王涛.
徐广缙生卒时间辩误[J]
.历史档案,2010,23(4):128-130.
被引量:2
5
郦永庆.
关于道光二十九年的“伪诏”考析[J]
.历史档案,1992(A02):100-106.
被引量:1
6
周力.
鸦片战后广州绅民反进城斗争新论[J]
.安徽史学,2003(5):17-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涛.
1849年中英入城与反入城斗争中的徐广缙[J]
.现代传记研究,2021(2):249-260.
1
张礼恒.
袁世凯与“朴定阳事件”[J]
.江苏社会科学,2012(6):218-225.
被引量:3
2
尹家民.
中苏核大战曾一触即发[J]
.文史精华,2016,0(2):49-51.
3
曹英.
19世纪中后期中英口岸居留冲突[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67-70.
4
薛海波.
西望呼伦贝尔城 殊方政教几经营——谈《呼伦贝尔志略》及其史料价值[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5):17-21.
被引量:1
5
张礼恒.
袁世凯与“朴定阳事件”[J]
.韩国研究论丛,2013(1):102-117.
6
郦永庆.
神光寺公案辨析[J]
.历史研究,1992(6):70-79.
被引量:3
7
贺金林.
清末日僧来华与中日交涉[J]
.历史档案,2010(2):50-54.
被引量:2
8
刘继安.
民族国家视角下的苏联使馆案[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6):226-229.
9
宋玉祥.
渤海史研究中的三个话题[J]
.博物馆研究,2007(2):43-45.
10
黄俊华.
简析徐继畬的制夷之策:阳示德意,阴为钳制——以神光寺事件为例[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5):118-120.
广东社会科学
200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