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参考文献4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61-162页. 被引量:583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32、10、12、10、10、11、18-19、323、324、308、306、200页. 被引量:272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被引量:939
共引文献4004
-
1方行.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
2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
3吴克峰.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
4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5许斗斗.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
6张奎良.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
7宋培基.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
8于桂芝.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
9顾智明.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眼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23-27.
-
10吴学琴.元批评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理论评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88-9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5
-
1杨魁森.深化生活世界理论研究[J].长白学刊,2007(1):4-8. 被引量:4
-
2鹿林.生活世界理论的重新定位[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2):18-22. 被引量:2
-
3王晓丽.近十五年关于“生活世界”问题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4(5):219-223. 被引量:11
-
4柳祥美,张长明.马克思哲学中的“生活世界”概念界说[J].湖湘论坛,2007,20(2):16-19. 被引量:3
-
5邹兴明.走出生活世界“研究之困境”[EB/OL].邹兴明在线:http://zouxingming.2008red.com,2009-08-15. 被引量:1
-
6赵汀阳.一个问题与所有问题之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7鹿林.论人的生活世界[J].哲学研究,2007(9):19-23. 被引量:24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4(脚注1). 被引量:298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509
-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被引量:337
-
1文刃.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的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召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1):112-112.
-
2李蓉.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6-19.
-
3石弘彦.简论学习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0(6):130-131.
-
4吴天波.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J].桂海论丛,1996,12(6):21-23.
-
5言论[J].中国宗教,2009(1):79-79.
-
6徐新.论犹太教崇拜手段——祈祷[J].学海,2010(2):121-127. 被引量:2
-
7子先.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弘扬易学精神的伟大创举[J].周易研究,1994(1):82-83.
-
8吴军涛,杨彦斌.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改革开放[J].新西部(理论版),2008(8):1-2.
-
9韩艳.科学价值的本体论承诺[J].怀化学院学报,2013,32(8):25-27. 被引量:2
-
10罗顺元.论以人为本和谐生态观的科学性[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98-103.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