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话语参照下的思想意蕴研究与美学研究--新世纪《野草》研究综论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32,共9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51
-
1范文婷.叙事学视野下《野草》的话语模式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4):35-38. 被引量:1
-
2赵小琪.现象学视野中《野草》的意义生成[J].广东社会科学,2007(4):153-159. 被引量:4
-
3伍晓莉.向死而生——浅论《野草》的死亡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60-61. 被引量:1
-
4康志刚.一种现代伦理的思考──现代伦理视野下的《野草》[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39-43. 被引量:1
-
5杨学民,靳新来.论鲁迅《野草》的解构主义倾向[J].江淮论坛,2004(1):125-129. 被引量:3
-
6王贵禄,王建斌.《野草》意象群的神话原型溯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24-28. 被引量:1
-
7阎真.《野草》:对现代生存论哲学母题的穿透[J].鲁迅研究月刊,2003(12):4-10. 被引量:6
-
8彭小燕.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野草》:鲁迅超越生存虚无,回归“战士真我”的“正面决战”(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5):1-31. 被引量:12
-
9郝福伟.对自我灵魂的审视与拷问——读《影的告别》兼议《野草》的现代主义色彩[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2):27-31. 被引量:3
-
10梁敏儿.拒绝重量的飞升意志——《野草》的想象力[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1):201-21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183
-
1张辉.尼采审美主义与现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99(2):169-184. 被引量:8
-
2木山英雄.《野草》的诗与“哲学”(下)[J].鲁迅研究月刊,1999(11):40-53. 被引量:12
-
3赵江滨.论鲁迅的现代主义文化特征[J].鲁迅研究月刊,1997(5):4-15. 被引量:9
-
4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连载三)──鲁迅《野草》重释[J].鲁迅研究月刊,1996(3):32-34. 被引量:1
-
5闵乐晓.诗与生命意识[J].当代文坛,1987(6):65-66. 被引量:1
-
6郑敏.解构思维与文化传统[J].文学评论,1997(2):53-60. 被引量:31
-
7李欧梵,谢长安.在传统与现代之上(续完)——鲁迅散文诗和古诗之创造性的探索[J].鲁迅研究动态,1987(10):21-26. 被引量:2
-
8白艳霞.结构与解构[J].文学评论,1996(6):25-34. 被引量:6
-
9岩宏.论《野草》的艺术形式(一)[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9(4):81-86. 被引量:1
-
10刘彦荣.疏离现实的追寻——鲁迅《求乞者》主导意向新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4,24(6):87-89. 被引量:5
共引文献95
-
1杨四平.中国新诗叙事研究:问题由来、研究史及其意义[J].厦大中文学报,2022(1):113-126. 被引量:1
-
2妥东.分裂的“本源”——鲁迅《野草》新探[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0(4):208-221.
-
3赵献涛.《野草》所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J].绍兴鲁迅研究,2021(1):102-111.
-
4钟婷婷.由鲁迅《野草》对李贺诗歌的接受看“象征主义”诗歌风格的生成[J].上海鲁迅研究,2021(3):81-95. 被引量:1
-
5胡荣春.鲁迅重视美术的启示与当代意义[J].大家,2011(11):32-33.
-
6史久兴.鲁迅与“过客”形象的精神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195-196. 被引量:1
-
7徐凤敏.句式叩响的旋律——《野草·雪》诗化的语法手段[J].克山师专学报,2004,23(2):66-68.
-
8田建民,刘志琴.激情与理智的对话——鲁迅散文诗《死火》赏析[J].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8):70-74. 被引量:2
-
9崔云伟.新时期“鲁迅与美术”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04,25(5):113-118. 被引量:3
-
10崔云伟,刘增人.2003年鲁迅研究论文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1):28-34.
-
1杨卫军.储光羲诗歌艺术研究综论[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33-37. 被引量:1
-
2倪贺.从现代生存论看加缪文学创作的主题[J].学理论,2013(14):221-222.
-
3陈恩维,赵义山.古代小说中诗词曲赋研究综论[J].明清小说研究,2008(3):18-30. 被引量:5
-
4胡希东.1950-1980现代文学史书写研究综论[J].红岩,2011(S2):71-78.
-
5张焕玲.新世纪十年咏史怀古诗研究综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50-54. 被引量:2
-
6高月.刘向《说苑》研究综论[J].湖南社会科学,2013(2):206-209. 被引量:3
-
7李林展.南风可以解民——何顿小说研究综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5):13-17.
-
8石燕.试论《野草》的“现代性”[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5(3):342-344.
-
9阎真.《野草》:对现代生存论哲学母题的穿透[J].鲁迅研究月刊,2003(12):4-10. 被引量:6
-
10杜瑶瑶.元杂剧主题研究综论[J].前沿,2016(12):105-109.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