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长如何帮助儿童提高媒介素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直以来,家庭、学校(包括幼儿园,以下同)、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被认为是影响少年儿童成长的“四大影响源”。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其结构程式依次排列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而今发现,这一影响因素的结构次序已改变为“大众传媒—同辈群体—学校—家庭”的程式。
作者
陈金菊
机构地区
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研室 广西南宁
出处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8年第6期51-53,共3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儿童成长
媒介素养
家长
大众传媒
同辈群体
家庭
幼儿园
学校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G206.2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8
1
汪洋.
信息时代高校媒体素养教育初探[J]
.教育探索,2005(11):29-30.
被引量:10
2
袁文丽.
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启蒙[J]
.学前教育研究,2005(6):17-18.
被引量:11
3
田中初.
媒介素养:一种正在兴起的教育实践[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62-66.
被引量:25
4
卜卫.
大众传媒与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
.青年研究,1997(2):26-33.
被引量:27
5
卜卫.
关于我国城市儿童媒介接触与道德发展的研究报告[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1):46-57.
被引量:9
6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06.
7
(美)劳拉·E.贝克著..儿童发展 第5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951.
8
(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林立强.
高等师范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40-143.
被引量:6
2
李岩.
大众传播过程的异化现象[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10):62-66.
被引量:27
3
刘明华.
日本的新闻教育——访春原昭彦教授[J]
.国际新闻界,1983,5(1):53-57.
被引量:8
4
张楠.
我国媒介教育初探[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28-31.
被引量:5
5
阿尔文托夫勒.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暴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403.
被引量:1
6
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国际新闻界,2000,.
被引量:1
7
钟伟.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1-03-01.
被引量:11
8
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被引量:1
9
陈宗伦.
宝宝如何看电视[J]
.健康,2004,0(2):62-63.
被引量:2
10
大卫.帕金翰,宋小卫.
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7(2):73-79.
被引量:228
共引文献
76
1
张邦文.
媒体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风,2010(2).
2
关颖.
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
.青年研究,1998(10):15-23.
被引量:12
3
阳化冰.
媒介素养教育及其作用[J]
.当代传播,2005(2):68-70.
被引量:20
4
曾洁,吕尚彬.
大众传媒中的“性别成见”与青年女性社会化[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76-78.
被引量:1
5
林芳.
媒介素养与道德自律——兼论高校德育工作机制的创新[J]
.桂海论丛,2005,21(6):81-83.
被引量:2
6
周燕.
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6(1):11-14.
被引量:9
7
刘人锋.
社会性别:性别与传媒研究的基本立场[J]
.求索,2006(1):91-93.
被引量:7
8
纪红艳.
现代儿童性别角色的教育[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5):29-30.
被引量:1
9
郑曦.
高校摄影教学中媒体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
.科技资讯,2006,4(29):131-131.
被引量:2
10
卜卫.
中国大陆媒介与性别/妇女研究回顾与分析(1995-2005)[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4):78-89.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31
1
冷冶夫,刘新传.
由“网络暴民”现象引发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
.东南传播,2008(9):30-32.
被引量:7
2
谢静,陈俊美.
媒介素养教育行动的动员与组织——以复旦大学“媒介素养行动小组”为例[J]
.当代传播,2008(1):84-87.
被引量:3
3
王帆,张舒予.
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
.中国电化教育,2008(2):21-24.
被引量:34
4
林晓华.
少数民族农民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
.当代传播,2008(2):63-65.
被引量:8
5
凌菁,闫天阔.
女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分析[J]
.新闻窗,2008(2):109-110.
被引量:7
6
陈丽平.
《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分析[J]
.新闻界,2008(3):77-79.
被引量:2
7
韩仁瑞,臧连运.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特色分析与借鉴意义[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7):17-20.
被引量:9
8
郑欣.
政府官员:一个特殊群体的媒介认知及其应对行为研究——以700名处级以上干部媒介素养调查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3):64-72.
被引量:28
9
曾振华.
消费主义与媒介素养教育的博弈难题[J]
.新闻知识,2008(7):50-51.
被引量:1
10
曾鸿.
卡通暴力影响下的儿童媒介素养教育[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30(3):159-16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张秀莉.
2008年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综述[J]
.新闻界,2009(3):64-66.
被引量:6
2
王玉娥.
家校合作对小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育[J]
.教学与管理,2021(14):15-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冷冶夫,刘新传.
由“网络暴民”现象引发的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
.东南传播,2008(9):30-32.
被引量:7
2
王世华.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
.新闻界,2011(8):129-133.
被引量:1
3
张立国,杨娟.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
.中国电化教育,2011(9):4-8.
被引量:21
4
丁卓菁.
新媒体环境下老年群体媒介素养教育探讨[J]
.新闻大学,2012(3):116-121.
被引量:36
5
耿益群,阮艳.
我国网络素养研究现状及特点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122-126.
被引量:31
6
叶林觉.
基层公务员媒介素养的调查分析——以温州市瓯海区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调查数据为依据[J]
.中国记者,2013(8):90-91.
被引量:2
7
毛雪梅,王恒.
“双减”背景下小学家校合作优化策略研究[J]
.华夏教师,2022(26):43-45.
1
刘召芳.
试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5(2):52-53.
被引量:3
2
刘颖悟,汪丽.
媒介融合的四大影响[J]
.传媒,2012(9):72-74.
被引量:4
3
符聪.
从网络日志转载的盛行看80后同辈群体的认同迷失[J]
.文学界(理论版),2011(3):243-244.
4
李志华.
关注校园媒体建设[J]
.山西教育(管理版),2005(9):16-17.
被引量:1
5
曹美琴.
论公共关系给图书馆带来的四大影响——基于案例分析的综合研究[J]
.图书与情报,2008(4):29-32.
被引量:2
6
陈荣美.
新世纪对经济新闻的四大影响[J]
.新闻实践,2001(1):40-42.
7
贺毅萍.
王原祁山水画浅析[J]
.金田,2016,0(1):123-123.
8
汪生玥.
浅谈家庭德育的几个误区[J]
.青海教育,2008(3):14-14.
9
王肖风.
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4):282-282.
10
黄丽瑛.
浅析儿童节目成人化[J]
.视听,2011,0(8):10-11.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