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满语消亡的历史背景探究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满语在清代有着独特的地位,被称为"国语"或"清语",满文被称为"国书"。从16世纪末满语出现开始,它伴随着满族的兴起,在满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从清朝中后期开始,满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最终走向消亡,因此,有必要探究满语消亡的种种历史背景。
作者
张磊
机构地区
沈阳师范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76-78,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关键词
满语
消亡
历史背景
分类号
H22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2
1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deSaussure)著.
被引量:1
2
滕绍箴著..清代八旗子弟[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89:345.
同被引文献
38
1
赵维和.
满语地名汉译问题浅析[J]
.满族研究,1992(2):59-62.
被引量:3
2
赵杰.
满语的变化[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4(4):78-82.
被引量:2
3
高丙中.
东北驻屯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J]
.满族研究,1996(1):16-24.
被引量:7
4
王钟翰.
清代八旗中的满汉民族成分问题(下〕[J]
.民族研究,1990(4):57-66.
被引量:7
5
赵杰.
论满语中汉语借词的发展[J]
.语文研究,1988(3):10-16.
被引量:10
6
刘国石,刘金德.
东北地区汉语中的满语因素[J]
.东北史地,2009,0(3):47-52.
被引量:10
7
刘景宪,吴宝柱,蒋理.
抢救满语 迫在眉睫──三家子满族村满语现状调查报告[J]
.满语研究,1997,0(2):68-71.
被引量:8
8
刘汝山,郭璐宁.
国外濒危语言研究扫描[J]
.当代语言学,2004,6(4):328-333.
被引量:16
9
陈洁.
吉林市满语地名与满族文化探析[J]
.满族研究,2006(4):69-71.
被引量:4
10
清世祖实录(卷40)[M].台北:台湾华文书局.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翟全伟.
从满语的衰落看濒危语言的保护和文化多样性[J]
.科教导刊,2011(20):196-197.
被引量:1
2
杨永旭,李佳静.
民国以前文献中的伊通河流域满语地名原因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9(5):50-53.
3
薛洪波.
满语衰微原因解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11-13.
被引量:2
4
李文凯,唐戈.
营城子满族文化变迁原因探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4,44(11):76-7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赫金鸣.
保护满族语言文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
.黑河学刊,2014(7):17-18.
被引量:3
2
许红花.
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有声档案建设的可行性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2015,36(10):194-197.
被引量:4
3
赫金鸣.
建构新型满语文保护机制初探[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1):141-144.
1
蔡红艳.
语言测试理论的发展及其语言观背景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187-188.
被引量:1
2
张雪莉.
翻译促进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2):171-172.
被引量:2
3
次村让姆.
藏语借词及其文化背景探究[J]
.青年文学家,2015,0(11X):120-120.
4
清格尔泰.
契丹语数词及契丹小字拼读法[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4):1-1.
被引量:13
5
林丽玲.
简论严复的“达旨”式翻译法——以分析《天演论》的翻译风貌为中心[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75-78.
被引量:1
6
王树瑛.
再谈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8(7):73-76.
7
季羡林最爱读的十本中国书[J]
.小学语文教师,2005(7):189-191.
8
石俊华.
常用词“败、负、输”历时替换考[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9):45-47.
9
李育中.
评《英国文学指南》[J]
.辞书研究,1983(6):145-147.
10
孙建军.
变革图新与汉字发展——假借形声之考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32-138.
被引量:2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