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分制条件下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探微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分制的实施给传统的德育模式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挑战、构建新的德育模式成为高校德育的重点和热点。文中以提升"四力"为重点,搭建德育"四个平台"为思路,构建学分制下德育模式。
作者
罗珍
唐召云
戴辉礼
机构地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0-32,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Social Work College
关键词
学分制
德育
模式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薛海宁.
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及启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S1):38-40.
被引量:18
2
李振全.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构[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4):58-61.
被引量:17
3
石小玲.
学分制学生思想工作模式初探[J]
.高教论坛,2003(6):49-51.
被引量:8
4
辉进宇.
学分制条件下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2):69-71.
被引量:5
5
吴倬.
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系统[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1):123-128.
被引量:13
6
陈俊珂.
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
.比较教育研究,1999(1):47-48.
被引量:72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燕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S1):1-4.
被引量:4
2
吴琼.
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J]
.求实,2000(5):45-46.
被引量:32
3
韦伯著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4
窦雪梅.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新疆社科论坛,2000(04).
被引量:1
5
熊绍辉.
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德育的新模式[J]
.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22):22-24.
被引量:2
6
姜茂徐.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44-47.
被引量:6
7
何生辉,岳泳,刘芸.
浅谈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J]
.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18(1):39-41.
被引量:4
8
花长友.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创新[J]
.江苏高教,2002(2):71-73.
被引量:24
9
王耀辉,何伟军,谭福强.
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4):59-61.
被引量:18
10
闵小平.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
.安康师专学报,2002,14(4):78-7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20
1
葛民先.
高校分层次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S1):20-21.
2
李燕萍.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其启示[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S1):1-4.
被引量:4
3
杨连生,王金萍.
美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18-21.
被引量:15
4
郑传芳,潘玉腾.
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共性和异性[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33-39.
被引量:21
5
吕磷峰.
美国高校德育的借鉴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17(S1):179-182.
被引量:2
6
蒋惠琴,欧万彬.
基于第二课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
.消费导刊,2009,0(13):160-160.
被引量:2
7
彭月玉.
浅析西方发达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
.科技创业家,2013(15).
被引量:1
8
刘治安,李战永.
构建“面向世界”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J]
.中国高教研究,2005(4):72-73.
被引量:1
9
王俊明.
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5):44-47.
被引量:5
10
李宗慧.
中美学校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比较研究[J]
.宜宾学院学报,2005,5(3):104-10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贺志明,罗旭.
新时期高职德育模式探索与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4):95-96.
被引量:4
2
陈忠良,李四华,李百西.
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与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7):108-109.
被引量:4
3
施静龙.《"崇德尚能"高职德育模式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被引量:1
4
李金秋.
构建高职院校生活德育模式的探讨[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3(5):40-41.
被引量:1
5
何祖伟,吴岳军.
高职院校生活德育模式探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24-25.
被引量:2
6
徐新巧.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模式创新刍议[J]
.职教通讯,2010(6):64-66.
被引量:3
7
任立华.
构建生活世界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德育模式[J]
.黑河学刊,2010(12):123-124.
被引量:1
8
林云.
校企合作环境下高职院校德育模式探讨[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13(1):54-56.
被引量:12
9
胡孝四.
论基于校企合作和生活德育的高职德育模式创新[J]
.教育与职业,2011(27):64-65.
被引量:5
10
刘德福.
高职院校行动德育模式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1,31(9):23-2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梁瑞升.
高职德育模式研究文献梳理与评述[J]
.当代职业教育,2015(6):88-91.
2
李贤,王淑敏.
例谈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2020(34):19-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杜赛俊.
浅析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管理艺术[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1(5):126-127.
1
赵晓丽.
提高“四力”,助推学校安全管理[J]
.动漫界(幼教365),2015,0(48):32-33.
2
张江妹.
如何做一名职业化的教师——听深圳市道弘教育高级讲师周雷讲座后有感[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7):26-26.
3
邓清华.
“四力”齐发加强农村教师校本培训[J]
.科学咨询,2015,0(26):18-18.
4
刘大伟.
陶行知“四力”思想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启示[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8):7-9.
被引量:6
5
王伟东.
校长领导力研究[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1(8):49-51.
6
丁洪勇.
班主任要致力于班级及学生的"四力"建设[J]
.教育艺术,2014(6):39-39.
7
代保民.
巧借“四力”,鲜活教师课堂语言[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10(12):9-11.
被引量:1
8
李伟平.
教师的“四力”[J]
.未来教育家,2014(1):18-19.
9
王祥明.
学校管理必须具备的“四力”[J]
.教育科研论坛,2009(2):93-94.
10
谢富春.
践行课标,提升四力[J]
.启迪与智慧(中),2013(10):86-86.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