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敦煌变文看“却”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敦煌变文中“却”的用法,结合历时语料,对“却”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进行了系统论述。我们认为:唐五代是“却”语法化的活跃期,连动式是其语法化的决定性动因;“却”由“却+V”语法化为副词,由“V+却”语法化为助词;“却”的语法化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每一时期都有或隐或显的变化;“却”的助词用法至晚在南北朝时已经出现,副词用法至晚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在唐五代时,“却”的助词用法和副词用法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作者
楚艳芳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6期24-27,共4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敦煌变文
“却”
语法化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刘光明,储泽祥,陈青松.
“单音动词+往”里“往”的语法化[J]
.古汉语研究,2006(2):14-20.
被引量:10
2
刘绍忠,唐建军.
认知、语用与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中)[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8(4):85-87.
被引量:5
3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
4
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 增订本 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07.
5
王寅编著.认知语法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被引量:1
6
(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07.
7
曹广顺著..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85.
8
王力著..汉语史稿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212.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储泽祥.
动词的空间适应性情况考察[J]
.中国语文,1998(4):253-261.
被引量:20
2
祝敏彻,尚春生.
敦煌变文中的几个行为动词——穿、走、行李、去[J]
.语文研究,1984(1):32-34.
被引量:6
3
王小溪.
为什么不能说“扔往地上”[J]
.汉语学习,2004(4):76-80.
被引量:12
4
刘绍忠,张平.
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J]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4):43-47.
被引量:15
5
戴浩一.
概念结构与非自主性语法:汉语语法概念系统初探[J]
.当代语言学,2002,4(1):1-12.
被引量:109
6
方绪军.
“V向……”和“V往……”[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17-24.
被引量:22
共引文献
13
1
赵学德,王晴.
语言变化的动因、特征和趋势[J]
.山东外语教学,2008,29(3):13-17.
被引量:5
2
曾传禄.
介词“往”的功能及相关问题[J]
.语言科学,2008,7(6):647-658.
被引量:10
3
曾传禄.
“往+O+VP”和“V+往+O”[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2):60-67.
被引量:5
4
赵学德,王晴.
国外语法化理论探究——语法化的过程、本质特征和机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17(3):1-5.
被引量:10
5
李艳.
论阿尔诺从修辞角度看语法的开创性探索及其启发意义[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4-146.
6
卢竑.
“V向”和“V往”中介词“向”“往”的语义性质及图式[J]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4):91-93.
7
吴梦婧.
介词“往”语法化的过程及词汇化[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4):18-21.
8
马兴茹.
“往”的语法化与“V+往”的词汇化[J]
.焦作大学学报,2016,30(1):19-22.
9
贾莹.
兰州方言常用介词[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5):7-13.
被引量:3
10
江宝庭.
一些英语语法现象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9(2):145-1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5
1
周滢照.
从《朴通事》两个版本看明初至清初“着”用法的变化[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S2):116-121.
被引量:1
2
黄革.
《水浒传》中的“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S3):154-157.
被引量:3
3
吴福祥.
重谈“动+了+宾”格式的来源和完成体助词“了”的产生[J]
.中国语文,1998(6):452-462.
被引量:117
4
李讷,石毓智.
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J]
.中国语文,1997(2):82-96.
被引量:63
5
陈志强.
《老乞大》“将”“的” 初探[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3(1):75-82.
被引量:4
6
王森.
《金瓶梅词话》里动词的态[J]
.古汉语研究,1994(3):20-27.
被引量:3
7
李泉.
敦煌变文中的助词系统[J]
.语言研究,1992(1):37-52.
被引量:2
8
胡明扬.
《西游记》的助词[J]
.语言研究,1989(1):54-66.
被引量:7
9
许仰民.
论《金瓶梅词话》的助词“着”与“来”[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2(2):93-99.
被引量:5
10
王振宪.
从《关大王独赴单刀会》看“着”字用法[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8):164-16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楠楠,杜道流.
近代汉语动态助词研究综述[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4):9-14.
1
唐为群.
“之”的一种特殊用法—衬音助词[J]
.学术研究,2000(3):118-122.
被引量:4
2
马正玲.
析重庆(市区)方言中“着”的词类划分问题[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9):103-105.
被引量:1
3
饶春.
再议“给”的语法化过程[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5):78-83.
被引量:2
4
梁忠东.
玉林话“在”的助词用法[J]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74-77.
5
孙安.
近代汉语中“里”字的结构助词用法[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4):45-47.
被引量:1
6
丁喜霞.
助词“哩”的来源和演变探微[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18-121.
被引量:3
7
陈燕青.
トコロヲ的语法化过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347-348.
8
高骥.
试析《论语》中“之”字的助词用法[J]
.菏泽学院学报,2015,37(4):83-85.
被引量:1
9
李丹丹,侯海芹.
《孟子》中“之”字的助词用法[J]
.文学教育,2012(10):34-35.
10
王建华.
英汉助词用法比较与分析[J]
.考试周刊,2014,0(78):11-12.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