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气候变化领域技术开发与转让国际机制创新
被引量: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气候变化问题的经济学性质在于,它是至今为止世界各经济体系所遭遇到的最大的外部性问题,其作用的空间范围之大(影响至全球)、时间之长(响应周期从几十年到数百年甚至更长)是以往环境经济决策所不曾考虑过的。迎接这样一个新的重大挑战,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能源管理体制远不能胜任,需要与时俱进,迈出创新的步伐。
作者
邹骥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
出处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17,共2页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
机制创新
气候变化
国际政治
技术开发
转让
能源管理体制
经济体系
空间范围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9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49
1
王林.
美国的科技成果转移政策[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1,16(2).
被引量:18
2
吕学都.
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J]
.商务周刊,2007(10):40-47.
被引量:13
3
苏小惠.
基于低碳技术视角探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4):29-31.
被引量:3
4
李怀祖,刘益.
从技术生命周期看高技术的市场特点[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14(1):29-31.
被引量:5
5
秦大河.
科技奖励国际论坛十二进——全球气候与环境演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奖励,2005,13(1):30-38.
被引量:3
6
邹骥,徐燕.
技术开发和转让: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J]
.环境保护,2005,33(1):64-67.
被引量:2
7
张海滨.
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连续性与变化及其原因探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10):36-43.
被引量:29
8
陈迎.
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2):52-59.
被引量:20
9
彭海珍.
影响企业绿色行为的因素分析[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53-58.
被引量:17
10
郭树清.
关于中国经济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
.国际经济评论,2007(3):29-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4
1
康晓,许丹.
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视角下的气候变化全球治理[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28(1):103-117.
被引量:7
2
邓梁春,吴昌华.
中国参与构建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的战略思考[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5(3):156-162.
被引量:5
3
和晋予,肖博强.
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启动与市场主体界定[J]
.改革,2010(1):155-159.
被引量:5
4
毕吉耀,张建平,王海峰,曲凤杰,张一,张哲人,李大伟.
世界经济风险和我国参与国际政策协调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10(14):29-56.
被引量:1
5
吴国华,吴琳,张春玲.
低碳技术转让的障碍及其克服[J]
.经济研究参考,2010(40):5-8.
被引量:8
6
王文军,骆志刚,赵黛青.
低碳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兼论广东省低碳科技服务业的现状与未来[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1):63-69.
被引量:7
7
刘竹,耿涌,薛冰,董会娟.
现代城市低碳路径与技术分析——沈阳市的案例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11,13(4):101-105.
8
周彦霞,秦书生,马娜.
我国发展低碳技术的政策支持[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5):41-44.
被引量:4
9
朱雪忠,罗敏.
以专利政策为核心的低碳政策互动机制研究——从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视角[J]
.中国科技论坛,2013(4):109-115.
被引量:8
10
刘雪梅,张云.
我国企业执行低碳战略的市场动力及政策干预路径[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35(4):105-107.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韩德睿.
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气候治理的互动关系探究[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1(2):1-17.
被引量:2
2
吴国华,刘清清,吴琳.
碳减排潜力差异分析及目标设定[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2):308-312.
被引量:7
3
和晋予,肖博强.
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启动与市场主体界定[J]
.改革,2010(1):155-159.
被引量:5
4
丑洁明,封国林,董文杰.
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1):48-53.
被引量:5
5
李炯,孙正火.
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必要性及制度框架研究综述[J]
.当代社科视野,2011(5):1-5.
被引量:3
6
甘华芳.
浅议低碳专利技术的强制许可制度[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6):33-34.
被引量:1
7
张泽文.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研究述评[J]
.区域金融研究,2011(6):51-55.
被引量:1
8
陶雷.
浅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服务业[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9):133-136.
被引量:1
9
王先庆,武亮.
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4):58-62.
被引量:4
10
杨玺.
民主原则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体现与运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23):240-242.
1
董小君.
能源管理体制:从分散走向集中是国际大趋势[J]
.广西电业,2008(6):16-17.
被引量:3
2
刘伟.
国外能源管理体制对我国能源管理的启示[J]
.国土资源情报,2005(11):13-16.
被引量:3
3
孙庆华.
能源管理体制:由产业管理向宏观战略管理转变[J]
.西部论丛,2008(2):34-36.
被引量:2
4
洪超,陈学锋.
荣成市初步形成海洋经济体系[J]
.海洋信息,1997(10):25-25.
5
张春华.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
.WTO经济导刊,2009(2):22-26.
被引量:24
6
慎先进,王海琴.
国际能源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迪[J]
.经济研究导刊,2013(20):228-230.
7
宋立杰.
论海洋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对策[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4,21(1):18-21.
被引量:10
8
项舒畅,王雅静.
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的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贡献的比较研究[J]
.经济视野,2014,0(14):28-29.
9
张启生.
推进机制创新 实现找矿突破[J]
.国土资源通讯,2010(20):37-37.
10
李宪徐.
作为异质性的经济学[J]
.江汉论坛,2006(7):38-41.
被引量:4
环境保护
200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