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吴晓青:将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4月24日提出,今后将着力做好包括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五方面工作,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出处
《创新科技》
2008年第5期5-5,共1页
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低碳
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
副部长
分类号
F120.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TG142.1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同被引文献
42
1
陈文颖,高鹏飞,何建坤.
二氧化碳减排对中国未来GDP增长的影响[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6):744-747.
被引量:87
2
金红光,张筱松.
控制温室气体的革新技术——能源与环境相容协调的系统集成创新[J]
.前沿科学,2007,1(2):27-36.
被引量:3
3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被引量:581
4
陈迎,潘家华,庄贵阳.
斯特恩报告及其对后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2):114-119.
被引量:29
5
鲍健强,方申国,陈明.
用循环经济理念重构传统经济流程[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4):90-94.
被引量:13
6
温家宝.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N].人民日报,2009-12-19.
被引量:12
7
lEA. World Energy Outlook[ R]. 2006.
被引量:1
8
潘岳.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15(EB/OL)[Z].国际能源网,2009-2-1.
被引量:1
9
中央关于制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http://news.qq.com/a/20101027/001797.htm,2010-10-28.
被引量:1
10
IE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09 Edition (EB/OL). http ://www. iea. org/publications/free_all, asp ,2009 -9 -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任福兵,吴青芳,郭强.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江淮论坛,2010(1):122-127.
被引量:41
2
任福兵,吴青芳,郭强.
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技与经济,2010,23(2):68-72.
被引量:60
3
齐培潇,郝晓燕,乔光华.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及其评价指标的选取[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1-7.
被引量:14
4
颉茂华,胡伟娟.
低碳经济下的煤炭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煤炭经济研究,2012,32(1):44-50.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王小李,谷建龙,郑丽,胡吉敏,木劲光.
基于可变模糊分析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索[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4-28.
被引量:8
2
任高飞.
低碳经济发展及其绩效评价[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1):73-75.
被引量:5
3
孙义飞,董魏魏.
采用灰色综合评价法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3(6):121-123.
被引量:4
4
王绍平.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应用[J]
.科技创业家,2013(6).
5
谢淑娟.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15-20.
被引量:5
6
谷建龙,胡吉敏.
基于主成分-可变模糊分析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体系探索[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70-73.
被引量:1
7
刘细良,秦婷婷.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长株潭城市群交通系统优化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7):1124-1128.
被引量:17
8
谢传胜,徐欣,侯文甜,许凤茹.
城市低碳经济综合评价及发展路径分析[J]
.技术经济,2010,29(8):29-32.
被引量:34
9
胡大立,丁帅.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60-164.
被引量:88
10
张晶,王丽萍.
基于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低碳经济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168-171.
被引量:9
1
王安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浅析[J]
.商情,2012(51):93-94.
2
李旭东.
贵阳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4):1-8.
被引量:2
3
高山.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1X):36-37.
被引量:12
4
陈南西.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J]
.企业研究(理论版),2011(4):8-9.
被引量:1
5
魏澄荣,程春生.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抓手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发展研究,2011,28(7):45-46.
被引量:1
6
秦军.
江苏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2,25(6):106-110.
7
薄涵文.
科学、技术与人类未来[J]
.商,2015,0(4):270-270.
8
陈仕伟.
全球化条件下的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道路[J]
.决策咨询通讯,2010,21(6):24-26.
9
刘茂松.
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J]
.湖南社会科学,2011(3):109-113.
被引量:4
10
孙智君,王文君.
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政策[J]
.学习月刊,2010(7):12-13.
被引量:2
创新科技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