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HPLC法测定柴黄片中黄芩甙的含量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HPLC法测定柴黄片中黄芩甙的含量刘华钢黄海滨(广西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南宁530001)陈宏(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南宁530023)柴黄片系由柴胡、黄芩组成的载入部颁标准的成药,用于各型感冒及各种炎症之发热、周身不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为控制其质量...
作者
刘华钢
黄海滨
陈宏
机构地区
广西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
广西中医学院制药厂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674-675,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关键词
柴黄片
黄芩甙
HPLC
含量测定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1
1
王喜军,高效液相色谱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1994年,42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9
1
陈勇,甄汉深,黄建文.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银黄片中黄岑甙与绿原酸的含量[J]
.广西中医药,1994,17(3):41-41.
被引量:3
2
汤明辉,邵礼铮,谢延军,齐志斌.
“901”复方感冒冲剂的药剂学研究[J]
.中草药,1994,25(4):182-184.
被引量:2
3
盛坤贤,季志平,王大林.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小柴胡汤颗粒剂中黄芩甙的含量[J]
.中成药,1994,16(6):13-14.
被引量:6
4
赵恒,班义英,李永胜,赵宪锁,刘永贞.
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喘舒片中黄芩甙的含量[J]
.中成药,1994,16(7):22-23.
被引量:6
5
王静竹,陈定一,薛茁.
四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儿童清肺口服液中麻黄碱类和黄芩甙类成分[J]
.中成药,1994,16(8):13-14.
被引量:9
6
周宝仙,丁书凤.
薄层扫描法测定复方袋泡茶中黄芩甙的含量[J]
.中成药,1994,16(11):21-22.
被引量:10
7
傅桂兰.
HPLC法测定黄芩及其复方制剂中黄芩甙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31-732.
被引量:19
8
赵慧敏,鲁静,王宝.
复方止咳冲剂中黄芩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4,5(4):43-44.
被引量:2
9
颜耀东,李砥晖,吴桂芝.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心丸中黄芩甙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33-34.
被引量:9
10
张志荣,王丽华,蒋春茂,蔡桂花,廖工铁.
4种银黄复方制剂中黄芩甙含量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5):283-284.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12
1
张毅,谢冬梅.
HPLC法测定复方鱼腥草软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23(6):34-36.
被引量:1
2
翁代群,喻强.
中成药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3(2):58-61.
被引量:2
3
潘国良,朱发欣,柴清军.
利胆消炎丸质量控制的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5(3):217-218.
4
陈鹏英,金德珍,田洁,刘焱文,夏四喜.
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黄芩喷雾剂的提取工艺[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4):497-498.
被引量:3
5
胡尚伟,刘卫兵,黄玉明.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黄芩甙[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3):85-88.
被引量:3
6
李应征,汲广军.
HPLC法测定6种黄芩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J]
.药学实践杂志,2000,18(1):35-36.
被引量:9
7
杨伟峰,滕彦.
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质控项目的研究[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5):385-387.
被引量:3
8
黄雪梅,王青,蒋伟哲.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黄芩片中黄芩苷的含量[J]
.广西医学,2001,23(2):246-247.
被引量:5
9
黄雪梅,路玫,谢春.
RP-HPLC法测定功劳去火片中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01,4(3):205-207.
被引量:6
10
杨本明,张新萍,郭海平,刘红,蒋芝荣.
HPLC法测定急麻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J]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1,17(4):213-2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吕元琦,邬春华,袁倬斌.
毛细管电泳测定三精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J]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4):98-100.
被引量:13
2
罗璇,李小芩,杨岳隆,李发美.
复方鱼腥草软胶囊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702-704.
被引量:6
3
翁代群,喻强.
中成药制剂中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重庆中草药研究,2003(2):58-61.
被引量:2
4
吕元琦,邬春华,袁倬斌.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鱼腥草片中的绿原酸和槲皮素[J]
.分析测试学报,2004,23(6):106-108.
被引量:12
5
温华珍,肖盛元,王义明,罗国安.
黄芩化学成分及炮制学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6):575-580.
被引量:58
6
陶君,黄怀鹏.
栀芩清热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J]
.天津中医药,2005,22(4):334-336.
被引量:2
7
张明生.
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5,22(5):41-43.
被引量:6
8
杨瑞芬,彭家钢,饶泽萍,达世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2):240-242.
被引量:11
9
戚雪勇,傅海珍,戴恩达,夏国华.
HPLC法测葛根芩连微丸中黄芩苷含量[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16(1):53-55.
被引量:5
10
姜鸿,王光函,王树实,侯政,邹桂欣,尤献民.
炎速消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2006,28(3):452-454.
被引量:1
1
李德勤,陈勇.
柴黄片质量标准的研究[J]
.广西中医药,1995,18(4):47-48.
2
卢利军,刘丽萍,刘泊.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柴黄片中黄芩苷的含量[J]
.甘肃中医,2008,21(1):49-50.
被引量:3
3
韩俭,吴勇杰,李文广,高明堂,景涛.
柴黄片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3):92-93.
被引量:6
4
李淑琦,李可强,宋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黄片中黄岑苷的含量[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5):405-405.
5
韩俭,吴勇杰,李文广,高明堂,景涛.
柴黄片的抗炎、抗过敏、抗菌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2):36-38.
被引量:3
6
刘华钢,陈宏,覃喜英.
柴黄片体外溶出速率的研究[J]
.广西中医药,1997,20(5):44-46.
7
韩俭,于红娟,吴勇杰,李文广,高明堂.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学研究——抗菌试验含药血清处理方案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1):47-48.
被引量:21
8
颜栋林,李萍,兰茜.
柴黄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验证[J]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7-8.
被引量:2
9
刘炳茹,王伟,屈晓原.
柴黄片剂及其口服液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397-397.
被引量:6
10
刘亚欧,白筱璐,余悦,邓文龙,李勇,朱英.
柴黄制剂的解热抗炎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2):22-24.
被引量:22
中国中药杂志
199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