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性之真 生命之美——从黛玉诗词看《红楼梦》的启蒙主义思想意蕴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红楼梦》所反映的真、善、美,揭蔽见本,去假归真,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意蕴,诉诸典型环境中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最伟大的人文关怀。林黛玉身上所高扬的本真之美,是组成作品内在精神的重要部分,成就作品经久不息的生命力。林黛玉的诗至真至善至美,她的思想、性格、精神通过一系列诗词传达出来,黛玉诗词是其人格之美、人性之美、生命之美的集中体现。
作者
王晓华
机构地区
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8-200,共3页
Stud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启蒙主义
黛玉诗词
《红楼梦》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魏延山.
用俗笔写俗人——浅谈曹雪芹的性爱观[J]
.北方论丛,2007(3):22-24.
被引量:1
2
张锦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论稿[M].北京:华艺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3
付少武.
论黛玉葬花在《红楼梦》整体结构中的意义[J]
.红楼梦学刊,2005(3):166-177.
被引量:6
4
朱伟明.
两种生命的存在方式——林黛玉、薛宝钗形象及其文化意义[J]
.红楼梦学刊,1994(1):155-166.
被引量:17
5
梁竞西.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被引量:2
6
孙爱玲..《红楼梦》人文之思辨[D].苏州大学,200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666.
被引量:25
2
聂鑫森.红楼梦性爱揭秘[M].广西:漓江出版社,2005,(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2
1
郭康祖.
用比较的方法研究“黛、钗”形象——浅谈“黛、钗”形象的现实意义与文化意义[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47):16-17.
2
李受珉.
封建“淑女”的理想化与世俗化——以燕梦卿、林黛玉、薛宝钗的悲剧命运为中心[J]
.红楼梦学刊,2001(3):299-309.
被引量:5
3
王晓华.
论黛玉诗词的哲学内涵[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6):105-107.
被引量:1
4
王红相.
论林黛玉、薛宝钗的宗教意义[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59-62.
被引量:4
5
辛欣.
“钗黛合一”评议[J]
.红楼梦学刊,2006(3):321-345.
被引量:8
6
李祝喜.
论林黛玉心理场中的生命体认[J]
.湖北社会科学,2007(9):122-125.
7
存少辉.
两峰对峙 双水分流——论《红楼梦》中作为两种人生终极价值象征的钗黛[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07(11):38-40.
8
张俊,赵志安.
《葬花吟》的创作与《红楼梦》[J]
.求索,2008(5):185-186.
被引量:3
9
杨小敏.
试析宝玉葬花的艺术价值及思想意蕴[J]
.红楼梦学刊,2010(1):244-255.
被引量:1
10
娄淑萍.
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抗争——浅析薛宝钗思想性格及本质[J]
.文教资料,2010(34):8-9.
同被引文献
3
1
吕敏宏.
“足译”与“忠实”——《红楼梦》英译本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61-62.
被引量:23
2
石莎莎.
逃离与回归:曹雪芹教育视界中的生命重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0(1):9-11.
被引量:2
3
李小芹.
论《红楼梦》主题思想对白先勇伤感之作的影响[J]
.华商,2008(4):97-9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王超,夏明媚.
浅论林黛玉形象的诗意美[J]
.魅力中国,2008(26):111-112.
2
张喆.
《红楼梦》美学意蕴及翻译主体地位探讨[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6X):111-112.
1
刘复汉,孙开.
试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J]
.青年文学家,2014,0(1Z):84-84.
被引量:2
2
刘一辰.
浅析黛玉诗词中“花”意象的悲剧意蕴[J]
.北方文学(下),2016,0(10):38-39.
3
许自凤.
从黛玉诗词看黛玉性格的悲剧美[J]
.大庆社会科学,1999(2):59-59.
被引量:1
4
成丽娇.
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诗词的修辞艺术[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2):85-87.
被引量:2
5
谭胜兰.
红楼梦中黛玉诗词两英译本的比读与赏析[J]
.中国科技博览,2009(29):267-267.
6
王晓华.
论黛玉诗词的哲学内涵[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6):105-107.
被引量:1
7
刘玥含.
泪沁潇湘——《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6,0(11Z):96-96.
8
张冬梅.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从黛玉诗词看其性格的凸现[J]
.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58-60.
9
张冬梅.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浅谈黛玉诗词中性格的凸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5):94-95.
10
邹自振.
从林黛玉诗词看其心理流程[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6,26(5):47-50.
被引量:5
学习与探索
200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